PM_2_5_源解析方法的比较与评述_张延君.pdf

PM_2_5_源解析方法的比较与评述_张延君.pdf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M_2_5_源解析方法的比较与评述_张延君

2015 年 第 60 卷 第 2 期: 109 ~ 121 《中国科学》杂志社 专题: 大气灰霾追因 评 述 SCIENCE CHINA PRESS PM2.5 源解析方法的比较与评述 ① ①* ① ① ② ② 张延君 , 郑玫 , 蔡靖 , 闫才青 , 胡泳涛 , RUSSELL Armistead G. , 王雪松① ③ ①* , 王书肖 , 张远航 ①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北京 100871; ② School of Civi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tlanta, Georgia 30332, USA; ③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北京 100084 * 联系人, E-mail: mzheng@; yhzhang@ 2014-09-11 收稿, 2014-10-15 接受, 2014-11-11 网络版发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环境模拟与 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专项(12L05ESPC)资助 摘要 当前我国PM2.5 污染严重, 空气质量、大气能见度和人体健康均受到影响和威胁, 准确判定 关键词 解析和定量确定 PM2.5 的来源是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和控制措施的重要科学前提. 本文 PM2.5 源解析 简要总结目前3 大主要颗粒物源解析方法——源清单法、扩散模型法和受体模型法的发展历程和 受体模型 应用特征; 以美国亚特兰大采集的PM2.5 及化学成分为公共数据平台, 评述了目前几种主要PM2.5 方法对比 源解析模型(受体模型和扩散模型) 的方法特点以及适用性, 分析了不同源解析方法对机动车源、 燃煤源、生物质燃烧源、道路尘以及二次源等多种源类的解析特点、结果差异以及可能原因, 总 结了各种源解析方法在方法及应用上的优势和局限, 提出多种方法集成应用和发展混合模型是未 来开展颗粒物源解析工作的方向. 当前我国霾天气频发、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 广泛的应用 , 逐步形成了当前大气污染源解析工作 给公众生活带来不便, 威胁人体健康, 引起社会和政 的技术体系: 污染源清单-空气质量模型-受体模型 . 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 细颗粒物是霾形成的主要因素 从源解析方法学和其应用的实效上看 , 源解析是一 之一 , 阐明大气细颗粒物PM2.5 主要污染来源及其贡 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作 , 不同方法具有各自独特的 献是制定科学合理的相关政策法规的重要条件 , 因 优势、适用性、不确定性和局限性 . 本文针对我国当 而 , 颗粒物源解析工作已成为我国各地开展大气污 前开展大气颗粒物源解析工作的技术需求 , 以受体 染防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