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十二讲? 歌剧、舞剧、音乐剧创作 二、歌剧、舞剧、音乐剧 (一)歌剧 1、1949-1957 年的中国歌剧 在继承歌剧《白毛女》创作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以民歌、尤其是以地方戏曲音调作为歌剧的主要素材进行创作,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如《王贵与李香香》《小二黑结婚》《刘胡兰》《草原之歌》《红霞》《窦娥冤》《望夫云》等。 2、1957-1966 年的中国歌剧 如《洪湖赤卫队》《春雷》《红珊瑚》《江姐》《阿依古丽》等。 《洪湖赤卫队》、《江姐》是五、六十年代歌剧创作的优秀代表,是当代歌剧艺术的两座高峰。它们以其浓郁的抒情性、强烈的戏剧性、浑厚的民族性、清纯的乡土气息,将中国歌剧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作品欣赏:《洪湖赤卫队》“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 六幕歌剧,创作于1959 年。 音乐吸收湖北花鼓戏和洪湖地区的民间音乐素材,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时代精神。 第一部分用凄婉、悲伤的音调叙述母女之情。 第二段用宣叙性风格的音调回顾自己的身世和苦难生活。 第三段,用激愤的音调叙述了家人的悲惨命运,对渔霸进行了血泪控诉。 第四段中的快板是此曲的第一个高潮,后在“砍头只当风吹帽”处形成全曲的第二个高潮。 第五段是分节歌,抒发了韩英视死如归、坚信革命一定胜利的豪情与胸襟。结束处“儿要看,天下的劳苦人民都解放”由“快板”转“散板”,最后在“都解放”三字上将音乐推向全曲的最高潮,具有强烈的悲剧性力量。 作品欣赏:《江姐》“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 据长篇小说《红岩》中江竹筠的故事改编,七场民族歌剧。于1964 年由空政歌剧团首演。 在江姐的唱段中, 剧作家们广泛吸收戏曲音乐素材如川剧、越剧、京剧等, 使其戏剧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此唱段作为表现全剧戏剧冲突的高潮所在, 同时也是塑造江姐刚毅音乐形象的重头戏。音乐经过一系列的板式变化,曲折地展现了江姐的革命英雄气概,将江姐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满腔热忱表现得酣畅淋漓。 4.1976 年以来的中国歌剧 1991 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歌剧团创作排演的大型民族歌剧《党的女儿》首演。此剧由阎肃等编剧、作曲家王祖皆等作曲、田立为等设计的六场民族歌剧,创作于20 世纪80 年代。是新中国成立五十年来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优秀剧目之一, 被称为中国民族歌剧的经典之作。 1992 年l 月,歌剧《原野》(首演于1987 年)走出国门,在美国华盛顿肯尼迪艺术中心首演,获得巨大成功,这在中国歌剧史上无疑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作品欣赏:《伤逝》之“紫藤花”与“风萧瑟” 1981 年秋在中国歌剧舞剧院首演。 《紫藤花》,涓生、子君二重唱,合唱伴奏。首先,涓生先唱四句,子生接唱,然后卡农二重唱,最后是合唱哼鸣,美丽温馨。 《风萧瑟》,是子君的咏叹调。《紫藤花》是表现爱情的幸福,《风萧瑟》则表现了迷惑和忧虑。曲末三次咏叹“生活啊生活,我为你苦苦地思索”,将戏剧性矛盾的发展表现得更为充分。 (二)舞剧1、1949-1957 年的中国舞剧 1950 年,我国第一部芭蕾舞剧《和平鸽》面世。之后,又出现了《母亲在召唤》《罗盛教》《刘海戏金蟾》《宝莲灯》《张羽煮海》《东郭先生》等。 1957 年首演的《鱼美人》,被称为“民族舞剧”,可视为中国式芭蕾的第一个尝试。 2.1957-1966 年的中国舞剧 在“舞剧化”和“民族化”的双重探索中,此时期诞生了中国的“红天鹅”——革命化、群众化、民族化的象征——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 1964 年9 月首演于北京,由三幕六场构成,外加一个序幕和一个过场。 其最重要的成就在于用芭蕾语汇成功地塑造了琼花和洪常青两个革命英雄形象。 芭蕾舞剧《白毛女》在1965 年诞生。 作品欣赏:《红色娘子军》之“万泉河水清又清”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第四场“党育英雄,军民一家”中。以舞蹈加伴唱的形式出现的。它不仅大胆打破了芭蕾舞剧“不开口”的陈规,创造了芭蕾舞剧载歌载舞的新形式,更是在揭示人物内心情感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曲家以海南黎族民歌《五指山歌》为创作素材,保持了浓郁的民族风格。 3.1976 年以来的中国舞剧 重要作品有《丝路花雨》《文成公主》《奔月》《魂》《凤鸣岐山》《蘩漪》《鸣凤之死》《召树屯与楠木诺娜》《无字碑》《高山下的花环》《丝海箫音》《阿诗玛》《森吉德玛》《南越王》《远山的花朵》《边城》(杨天解曲)《古汉伊人》《干将与莫邪》《澳门新娘》等。 (三)音乐剧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 中国歌剧出现了新的形式——“音乐剧”。 从1980 年产生的《现在的年轻人》和《友谊和爱情的传说》为起点, 相继产生了《风流年华》《芳草心》《小巷歌声》《时髦青年与怪味鸡》《请与我同行》《鹰》等优秀作品。 思考与拓展:如何欣赏歌剧 要想进入歌剧世界,除了“多听”以外,还要了解每一部歌剧的故事。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