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南大陆构造与问题_张国伟.pdf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华南大陆构造与问题_张国伟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2013 年 第43 卷 第10 期: 1553 ~ 1582 SCIENCE CHINA PRESS 评 述 中国科学院学部 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 中国(东亚)大陆构造与动力学专题  中国华南大陆构造与问题 ①* ① ② ③ ① 张国伟 , 郭安林 , 王岳军 , 李三忠 , 董云鹏 , 刘少峰④ ④ ① ① ① , 何登发 , 程顺有 , 鲁如魁 , 姚安平 ① 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西安 710069; ②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广州 510640; ③ 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青岛 266100; ④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3 * E-mail: gwzhang@ 收稿日期: 2013-03-26; 接受日期: 2013-05-29; 网络版发表日期: 2013-09-09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部专项基金、中石化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编号: YPH08012)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 资助 摘要 在前人成果基础上, 通过以构造为主的多学科综合调研, 重新审视认知华南大陆构 关键词 造及其形成演化. 厘定新元古代以来该大陆具有二大地块、三大类型构造单元与四大变形构 华南大陆构造 陆内造山作用 造系统, 由此构成华南大陆构造基本格局. 研究揭示其不同构造演化阶段具有不同性质和机 中小板块构造 制及构造特征, 经历了四个不同属性特点的演化阶段, 包括: (1) 新元古代古板块构造的拼合 大陆动力学 与裂解, 尤其陆内伸展裂谷构造; (2) 显生宙以来在板块构造围限下的早古生代与中生代初 两期陆内造山作用, 形成两期复合的陆内造山构造区; (3) 统一华南大陆内扬子克拉通与陆 内造山的长期并行演化和克拉通的多期逐次迁移活化; (4) 中新生代现代全球板块构造体制 下的板块构造与陆内构造的复合差异演化及动力学特征. 本文旨在综合多学科研究, 对比中 国大陆与全球地质, 总结华南大陆构造的基本特征、属性以及所反映的具有普适性的大陆特 性和构造规律并梳理有待进一步探讨的主要科学问题, 从而系统地探讨大陆构造与成因及动 力学机制, 探索回答板块构造尚不能解决的大陆问题, 深化发展板块构造, 为构建大陆构造 与大陆动力学理论系统做出努力. 中国华南大陆主要指秦岭-大别造山带以南、青 迄今仍有许多问题存在分歧与争议(许靖华等, 1987; 藏高原以东中国大陆南部的大陆及邻海区域. 主体 任纪舜等, 1990; 刘宝珺等, 1994; 陈旭等, 1995; 王 由扬子与华夏两地块所构成. 它主要是在新元古代 鸿祯等, 1996; 郭令智, 2001; 王清晨等, 2007; Li 等, 原古华南大陆板块形成演化基础上, 通过板块构造 2007; 王剑等, 2009; 舒良树, 2012; Wang 等, 2013; 和陆内构造多期复合演变最终形成现今基本面貌. Char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