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鱼礁建设技术规范(DB37T2090-2012).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工鱼礁建设技术规范(DB37T2090-2012)

ICS 65.150 B51 DB37 DB37 DDBB3377 山 东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7/T2090-2012 人工鱼礁建设技术规范 人工鱼礁建设技术规范 人人工工鱼鱼礁礁建建设设技技术术规规范范 2012-03-21 发布 2012-05-01 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山山东东省省质质量量技技术术监监督督局局 发布 DB37/T2090-2012 前 言 本标准按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渔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海洋捕捞生产管理站。 本标准附录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宝清、孙利元、王熙杰、王树田、王云中。 I DB37/T2090-2012 人工鱼礁建设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人工鱼礁建设的环境条件、选址原则、本底调查、社会调查内容和方法、人工鱼礁类 型、人工鱼礁配置和投放方法等技术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山东省管辖范围水域内进行的人工鱼礁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7 海水水质标准 GB 11607渔业水质标准 GB 17378 海洋监测规范 GB 18668 海洋沉积物质量 GB/T 12763 海洋调查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3.1 人工鱼礁 人工鱼礁是为修复和优化海洋生物生态环境,保护和增殖渔业资源,有目的地在海中设置的构造物。 3.2 鱼礁单体 一个整体部件或组装部件能作为单个人工鱼礁的最小构件。 3.3 单位鱼礁 按一定方式设置的一个或者多个鱼礁单体的组合。 3.4 人工鱼礁区 按照设计和布局要求,已设置单个或多个单位鱼礁,并达到设计功能的海域。 3.5 鱼礁群 多个人工鱼礁区有序集合。 1 DB37/T2090-2012 3.6 空立方米 3 是人工鱼礁的计量单位,指人工鱼礁外部轮廓包围的体积,可简称“空方”或用“ m·空”表示。 3 旧船改造的鱼礁沿甲板垂直向下内侧部分,可计入m·空。 4 初选 人工鱼礁建设前,应分析拟定海域环境条件,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