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北亚国家间的灾害救助合作研究.pdf
第34卷第4期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V01.34№7
OFTONGHUANORMALUNIVERSITY
2013年7月 JOURNAL Jul.2013
东北亚国象闻的灾暑歉砷合作研究
刘喜涛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东北亚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 150018)
摘要:“灾害”是人类社会发展演进过程中不可避免要面临的挑战和问题。远在中国古代先贤的著述中
就有在灾害中进行救助合作的思想,因此.现在东北亚各国在面临各种灾害时。具有合作救助的理论源泉,也
有传统道德文化的根基。在传统自然灾害面前,东北亚各国可以在灾前预防预警以及灾害中的救援进行全方
位的合作。如举行合作演练、建立快速沟通机制、协调救援物资的发放、救灾信息共享、建立区域医疗队伍等。
对东北亚国家问灾害救助合作的研究。既有助于深入探讨地区间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新途径,也有利于对东北
亚各国在未来的区域一体化合作进程发挥促进作用。
关■词:东北亚;灾害救助;合作
中图分类号:K3l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974(2013_)04—0084—05
众所周知,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灾害”相伴而行。 救助礼仪。国家间灾害救助不仅体现出一种处理国
古代的洪灾、旱灾、地震、饥荒等几乎在每个历史时 家关系的手段和谋略,也是人类基本生存道德观念
段都是司空见惯的。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的力量显 的反映。早在夏朝时,中原大地上并存着许多邦国,
得微不足道。面对灾害,人类应该选择何种应对方 正如史书记载“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t1
式?是选择合作还是封闭?远在中国古代诸如儒家、 眦,这些邦国在遇到自然灾害时,是如何应对的呢?
墨家的经典著作中都有关于灾害救助合作的思想和 《尚书·尧典》中有“百姓昭明,协和万邦”的记载,这
实践。因此,现代社会国家间的灾害救助合作具有历 是可以追溯到的最早关于邦国间如何应对灾害的思
史渊源。现在东北亚各国在面临各种灾害时,应该选 想。《史记·夏本纪》中有关于邦国问灾害救助的具体
择合作救助的的道路,这既符合当前东北巫国家间 案例,大禹在邦国发生饥荒时,分发粮食给其他邦国
的现实国情,又有传统道德文化的理论根基做支撑。 的记载。西周建立后,周王朝为了处理与各诸侯国之
间的关系。制定了一整套的礼仪规范.其中就有关于
一、中国古代关于灾害救助合作的思想 灾害救助方面的礼仪。如“以凶礼哀邦国之忧.以荒
和实践 礼哀凶札,以吊礼哀灾祸……”[2i7S9这里明确了当邦
“救灾恤邻、扶危济困”在夏商周时期就是处理 国发生饥荒、疫病、水灾、火灾等灾害时,周天子要根
邦国关系的一种规范。后来发展为一种邦国间灾害 据礼仪规范,对诸侯国进行慰问和救助。到春秋战国
收稿日期:201304--10
作者简介:刘喜涛(1978一)男,吉林农安人,史学博士。研究方向:东北亚国际关系、明代中朝使臣文化。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青年项目“明清黑龙江地区自然灾害与社会救助研究”成果,项目编号黑龙江省社科
院青年项目“东北亚国家问灾害救助合作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Q10。
o
东北亚国家闻的灾害救助合作研究 刘喜涛
时期。孔孟的仁政思想以及墨家的兼爱主张都能寻 家问的灾害救助合作是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重大课
找到对于国家间灾害救助合作的线索。虽然诸侯争 题,促进东北亚国家间的灾害救助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2.5万水系沉积物加密测量法在青海黑山地区找矿中的应用.pdf
- 2000-2010年全国森林生物灾害发生、损失与趋势分析.pdf
- 2001-2020年上海市地面沉降灾害经济损失评估.pdf
- 2001年我国事故与灾害状况综述.pdf
- 2004年全球灾害地震的灾情综述.pdf
- 20052006年度莱州湾东部的海冰灾害及其影响.pdf
- 2005年福建省台风灾害时空格局与危险性评价.pdf
- 2008年1月我国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与东亚季风系统异常的关系.pdf
- 2008年1月我国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分析Ⅰ.气候特征与影响评估.pdf
- 2008年1月我国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分析Ⅱ.成因分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