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的货币超发问题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1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的货币超发问题研究

中国的货币超发问题研究 ——M2/GDP 过高的原因、影响与未来趋势研判 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 2017 年 7 月 课题组成员 课题组组长 黄剑辉 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院长 课题组成员 应习文 (总撰) 王静文 刘德伟 任 亮 袁雅珵 刘 杰 刘桂林 张雨陶 孙 莹 中国的货币超发问题研究 摘要 摘 要 “货币超发”是近年来流行于中国经济和金融学界的说法。所谓“货币超发”, 通常指的是由于货币量发行过多,导致货币存量(通常采用M2 为指标)的增长 高于产出(通常采用名义GDP 衡量)的增长,从而可能引发通货膨胀、资产价 格泡沫、信贷风险与汇率贬值等问题。关于“货币超发”观点最有力的证据便是 近年来我国M2/GDP 比重的不断上升。因此,我们将从M2/GDP 这一关键点入 手,来探讨我国的“货币超发”问题。 第一章回顾了中国各口径货币量占GDP 比重的历史变化及对应的经济周期 情况,分析了“货币超发”的理论由来和可能引发的问题;第二章从货币发展的 历史视角,理清了货币与信用(债务)创造的内涵与相互关系,梳理了当前我国 货币创造的五种来源,从来源和影响因素两个维度对我国历年的M2 增长进行分 解,并预测了短期的M2 走势;第三章从各国横向比较的维度,比较了中国与世 界各国 M2/GDP 的发展历程;第四章从全球共性和中国特有因素两个维度分析 了中国形成高M2/GDP 背后的原因;第五章通过建立多国面板模型,对M2/GDP 升高背后的原因进行检验;第六章利用VAR 模型探讨了我国货币增长、M2/GDP 与经济增长和通胀的因果关系;第七章通过建立多国动态面板模型,探讨了货币 扩张与金融危机的关系,并预测了我国发生金融危机的概率;第八章通过 VAR 模型探讨了M2/GDP 与币值稳定的关系;第九章利用Logit 曲线非线性估计,回 归并预测了世界各国M2/GDP 的长期走势;第十章给出了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中国的货币超发问题 我国各货币量占GDP 比重的历史变化。历史上我国M0/GDP 的比重呈现先 升后降的态势,整体保持平稳,由 1986 年的 11.7%下降至 2016 年的 9.2% ; M1/GDP 的比重整体呈现小幅上升的趋势,由 1986 年的40.8%升至2016 年的 65.4% ;M2/GDP 则经历大幅上升,由1986 年的64.8%升至2016 年的208.3%. 我国货币增长与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变化,可以分为6 个阶段。第一阶段 (1987-1990 年)为严重滞涨阶段;第二阶段(1990-1996 年)为经济快速复苏至 过热时期;第三阶段(1997-2003 年)为东南亚金融危机及复苏阶段;第四阶段 3 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报告所载资料仅供参考,所引用数据为当前发布,可能随时间进行修正而发生改变。 中国的货币超发问题研究 摘要 (2004-2008 年)为第二次增长加速至过热阶段;第五阶段(2008-2011 年)为全 球金融危机阶段;第六阶段(2012 年至今)为低增长、低通胀与低货币增速阶 段。 货币超发可能引发的问题。一是 M2/GD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