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彝族火把节傩文化内涵初探——以双柏李方村大锣笙为例(报告格式).pdfVIP

楚雄彝族火把节傩文化内涵初探——以双柏李方村大锣笙为例(报告格式).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楚雄彝族火把节傩文化内涵初探 ——以双柏李方村大锣笙为例 专业:民族学 姓名:张天宝 指导教师:牧仁 摘 要: 彝族罗婺人火把节大锣笙的傩仪习俗,是其民族的一种主要 驱邪除疫的祭祀活动。它以自己独特的文化形态以及该民族的习俗舞 蹈大锣笙来表现对自然界的敬奉崇拜,万物有灵的观念。在这里,除 了源于自然崇拜的祭祀外,更主要的是祭祀“火神”,奠祭其族类的 自身,祭祀部族的先祖,一位英雄的女性始祖——喜鹊姑娘。在悠久 的传统习俗活动中,用一种舞蹈的祭祀形式,展示了该民族渊源丰富 的习俗文化内涵。在此,就以独具特色的李方村彝族罗婺支系人的大 锣笙的傩仪习俗过程,加以微探试析。 关键词: 大锣笙;李方村;傩仪习俗;文化内涵 一、绪论 (一)导言 火把节是我国西南地区彝族、白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彝族、 纳西族、基诺族一般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前后,白族在六月二十五日, 拉祜族在六月二十日举行,节期二至三天。其中彝族火把节最负盛名, 届时人们隆重庆贺,举行各种娱乐活动,傍晚时分点燃火把,奔驰田 野山冈,驱除虫害,并饮酒歌舞,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响彻夜空。傩 又称跳傩、傩舞、傩戏,是一种是一种神秘而古老的原始祭礼。流行 1 于云南、贵州、四川等西南地区。戴柳木面具的演员扮演传说中的驱 除瘟疫的神,用反复的、大幅度的程式舞蹈动作表演,多在固定的节 日演出,极具原始舞蹈风格。双柏县地处哀牢山麓,是云南省楚雄彝 族自治州的一个典型山区县,居住在这里的彝族罗婺人分布在双柏县 法脿镇80 多个自然村中。由于罗婺人居住在高山地带,常年靠刀耕 火种为生,因此以前生活很艰苦。改革开放以来,他们的日子有了很 大的变化,但生活中仍不乏传统的烙印,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火把节 时便传承着一种形式独特、内容丰富的跳大锣笙舞的习俗。 (二)研究背景 大锣笙是流传于云南省双柏县彝家山寨的舞蹈,现在已被认为是 该县众多民间歌舞中最为著名的几种之一。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这 三种舞蹈因被视为宣扬“封建迷信”的思想,表现“愚昧落后”的内 容,相继被禁止公开表演,直至改革开放,沉寂多年的“大锣笙”才又 得以重新登上舞台,不仅在当地演出,而且还到全国的许多地方表演, 甚至漂洋过海,到了日本、法国等国家。日渐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多 年以来,许多学者也多次到“大锣笙”的发源地和流传地调研、考查。 随着了解的日渐增多,使人们对“大锣笙”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了解。 而且有学者认为在其朴野的形式背后潜隐着较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三)文献综述 1、李方村概况 李方村在楚雄州双柏县法脿镇,是个彝族村寨,也是“云南省旅 游特色村”,以“大锣笙”著名。李方村坐落在一个山洼里,有54 户 2 人家在这里生活,54 户人家都是彝族罗婺支系,有自己的语言,属 楚雄东部方言。村子背靠山地势不陡,但高低起伏,连成一片。村子 下方的低洼处是一片蓄水池——李方村水库,目前供应县城饮水。水 坝与四周的绿色植物相衬,看上去小巧秀丽,最特别的是紧挨着村后 面的后山,有数十棵青绿的古树,这些古树都有上百年的历史。李方 村还有几处新建的公共设施。一处是距离村子有三四百米远的大广场, 是每年火把节跳大锣笙舞的地方,每年火把节时,会有两三万人来参 观,一处是村子后面古树边大锣笙舞的“传习广场”,还有一处是村 里的小公园。 2 关于大锣笙的传说 相传,在狩猎时期彝族罗婺部还是一个十分弱小的氏族部落族群。 那时,部落中有一位美丽聪明的姑娘。十多个部落的头人都纷纷传言, 如果得不到彝山这朵马樱花,就要举兵踏碎整个罗婺部落。 这个美丽的罗婺姑娘心里整日焦灼不安。这十多个部落中任何一 个部落都比罗婺部落要强大得多,哪一个部落都惹不起,要顺服于哪 一个部落,其余的部落又会举兵为敌。面临着灭顶之灾。她不能使自 己的部落民族蒙受灾难。于是,她独自暗暗下了决心,叫那些外部落 人备好迎娶礼俗,到六月二十四日来火把山。至时日,罗婺姑娘在火 把梁子燃起一堆熊熊大火,当十多起外部落人都相继到齐时,罗婺姑 娘穿戴一新,仰望着苍天,快步走向火堆,一跃身跳入熊熊的大火中。 族人悲愤泪下,急忙扑上前去,却只拽下一截飘带。罗婺姑娘在烈火 中慢慢地升腾、幻化最后化成一只喜鹊鸟向天际飞去。黑沉沉的天空

文档评论(0)

mmc56688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