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设计资料要领.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連接器設計技術講解(上) 設計要點 1、塑膠件設計 2、五金件設計 1.1 塑膠扣位設計 扣位提供了一種不但方便快捷而且經濟的產品裝配方法,因為扣位在生產成品的時候同時成型,裝配時無須配合其他如螺絲、介子等緊鎖配件,只要需組合的兩邊扣位互相配合扣上即可。 扣位的設計雖可有多種幾何形狀,但其操作原理大致相同:當兩件零件扣上時,其中一件零件的勾形伸出部份被相接零件的凸緣部份推開;及後,藉著塑膠的彈性,勾形伸出部份即時復位,其後面的凹槽亦即時被相接零件的凸緣部份嵌入,此倒扣位置立時形成互相扣著的狀態,請參考扣位的操作原理圖。 原理扣位的操作   扣位功能與分類 如以功能來區分,扣位的設計可分為成永久型和可拆卸型兩種。永久型扣位的設計方便裝上但不容易拆下,可拆卸型扣位的設計則裝上、拆下均十分方便。 其原理是可拆卸型扣位的勾形伸出部份附有適當的導入角及導出角方便扣上及分離的動作,導入角及導出角的大小直接影響扣上及分離時所需的力度,永久型的扣位則只有導入角而沒有導出角的設計。 若以扣位的形狀來區分,則大致上可分為環型扣、單邊扣、球扣等等,其設計可參閱下圖。 扣位的 種類 扣位的缺點 扣位裝置的弱點是扣位的兩個組合部份:勾形伸出部份及凸緣部份經多次重覆使用後容易產生變形,甚至出現斷裂的現象,斷裂後的扣位很難修補,這情況較常出現於脆性或摻入纖維的塑膠材料上。 因為扣位與產品同時成型,所以扣位的損壞亦即產品的損壞。補救的辦法是將扣位裝置設計成多個扣位同時共用,使整體的裝置不會因為個別扣位的損壞而不能運作,從而增加其使用壽命。扣位裝置的另一弱點是扣位相關尺寸的公差要求十分嚴謹,倒扣位置過多容易形成扣位損壞;相反,倒扣位置過少則裝配位置難於控制或組合部份出現過松的現象。 1.2 塑膠出模角度設計 塑胶产品在设计上通常会为了能够轻易的使产品由模具脱离出来而需要在边缘的内侧和外侧各设有一个倾斜角“出模角”,否則模具在塑料成型後需要很大的开模力才能打开,而且,在模具开启後,产品脱模过程十分困难。 产品在产品设计時已预留出模角及所有接触产品的模具零件经过高度抛光的话,脱模就变成轻而易举的事情。因此,出模角的考虑在产品设计的过程是不可或缺的 產品粘前後模的應用 因注塑件冷却收缩後多附在後模上,为了使产品壁厚平均及防止产品在开模後附在较热的前模上,出模角对应於前模及後模是应该相等的。 不过,在特殊情况下若然要求产品於开模後附在前模的话,可将相接凹模部份的出模角尽量减少,或刻意在前模加上适量的倒扣位。 出模角的大小之規范 出模角的大小是没有一定的准则,多数是凭经验和依照产品的深度来决定。此外,成型的方式,壁厚和塑料的选择也在考虑之列。一般来说,高度抛光的外壁可使用1/8度或1/4度的出模角。 深入或附有织纹的产品要求出模角作相应的增加,习惯上每0.025mm深的织纹,便需要额外1度的出模角。出模角度与单边间隙和边位深度之关系表, 下圖列出出模角度与单边间隙的关系,可作为叁考之用。此外,当产品需要长而深的肋骨及较小的出模角时,顶针的设计须有特别的处理,见对深而长加强筋的顶针设计图。 出模角度与单边间隙和边位深度之关系表 不同材料的设计要点 ABS:一般应用边0.5°至1°就足够。有时因为抛光纹路与出模方向相同,出模角可接近至零。有纹路的侧面需每深0.025mm(0.001 in)增加1°出模角。正确的出模角可向蚀纹供应商取得。 LCP:因为液晶共聚物有高的模数和低的延展性,倒扣的设计应要避免。在所有的肋骨、壁边、支柱等凸出膠位以上的地方均要有最小0.2-0.5°的出模角。若壁边比较深或没有磨光表面和有蚀纹等则有需要加额外的0.5-1.5°以上。 PBT:若部件表面光洁度好,需要1/2°最小的脱模角。经蚀纹处理过的表面,每增加0.03mm(0.001 in)深度就需要加大1°脱模角。 1.3 塑膠加強筋設計 加强筋在塑胶部件上是不可或缺的功能部分。加强筋有效地如『工』字铁般增加产品的刚性和强度而无需大幅增加产品切面面积。 加强筋更可充当内部流道,有助模腔充填,对帮助塑料流入部件的支节部份很大的作用。 加強筋的形狀 加强筋一般被放在塑胶产品的非接触面,其伸展方向应跟随产品最大应力和最大偏移量的方向,选择加强筋的位置亦受制於一些生产上的考虑,如模腔充填、缩水及脱模等。 加强筋的长度可与产品的长度一致,两端相接产品的外壁,或只占据产品部份的长度,用以局部增加产品某部份的刚性。 加强筋没有接上产品外壁的话,末端部份亦不应突然终止,应该渐次地将高度减低,直至完结,从而减少出现困气、填充不满及烧焦痕等问题,这些问题经常发生在排气不足或封闭的位置上。 加强筋一般的设计 加强筋的形状 加强筋最简单的形状是一条长方形的柱体附在产品的表面上,不过为了满足一些生产上或结构

文档评论(0)

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