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介入术后并发假性动脉瘤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docVIP

冠心病介入术后并发假性动脉瘤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冠心病介入术后并发假性动脉瘤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

冠心病介入术后并发假性动脉瘤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  [摘要] 目的 探讨冠心病介入术后并发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原因及护理体会。方法 2004年1月~2005年12月我科6例经PCI术后并发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结果 6例均治愈,其中2例徒手压迫,4例行超声引导下压迫。结论 PCI术后患者发生股动脉假性动脉瘤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术前使用抗凝和抗血小板药物、患者的依从性、高血压病与肥胖症患者、不正确的穿刺、术后压迫包扎不当等,因此应对患者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 [关键词] 冠心病介入术;假性动脉瘤;原因;护理 Causes of pseudoaneurysm following coronary intervention and its nursing experience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auses of femoral artery pseudoaneurysm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and nursing experience.Methods Six cases with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from January 2004 to December 2005 were observed.Results Six cases were cured.Two cases were cured by compression of hand,while the other four were by UGCR.Conclusion The occurrence of femoral artery pseudoaneurysm is related to anticoagulation and antiplatelet before operation,the patients obedience,hypertension and obesety,incorrect puncture,unsuitable compression bandage,for which correct measures must be taken. [Key words]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femoral artery pseudoaneurysm;causes;nursing 随着介入心脏病学的发展,介人手术的数量不断增加,加上高效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假性动脉瘤成为较常见的并发症。假性动脉瘤是血管外存在一个或多个腔隙,内部有血液流动,并经通道(瘤颈部)与动脉相连,收缩期动脉血液经过瘤颈部流入瘤腔内,舒张期血液回流到动脉内,由于瘤壁内没有动脉组织(如中膜或外膜),故称为假性动脉瘤(pseudoaneurysm,PSA)。经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血管穿刺部位假性动脉瘤为少见的血管并发症,国外文献报道其发生率约为0.3%~8%[1]。2004年1月~2005年12月我科PCI术后并发股动脉假性动脉瘤6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例中男2例,女4例,年龄60~80岁,其中安装2个支架3例,1个支架3例。3例与术后患者提早活动有关,3例与穿刺和压迫有关。冠心病危险因素中,6例均有高血压,肥胖5例,合并糖尿病3例。 1.2 临床表现 患者在术后1~3天穿刺部位出现肿胀,局部可触及搏动性肿块,质硬、有血管杂音、大小不等。患者诉穿刺处疼痛难忍,6例经超声多普勒检查均确诊为假性动脉瘤。 1.3 结果 2例徒手重新压迫后瘤口闭合,4例在超声引导下用手压迫,瘤口闭合。用手压迫时间2h,然后用弹力绷带包扎24h,沙袋压迫8h。 2 原因分析 2.1 抗凝药的应用 介入术前充分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有助于减少支架植入术后急性或亚急性血栓形成,但可增加假性动脉瘤的发生率。因此,术前应正确使用抗凝剂治疗,对术程较长、使用过量抗凝药的患者术后压迫和观察时间要长。 2.2 肥胖者和高血压患者 体形肥胖者多为老年人,皮下脂肪层较厚,动脉粥样硬化者多,穿刺时动脉搏动不明显,给穿刺带来困难,压迫时又较难找准穿刺点,以致压迫不彻底,穿刺口闭合不完全。高血压患者,术前如果没有完全把血压降到正常范围,或者术后患者焦虑引起血压的再度升高都会给压迫带来一定的难度,压迫时间不够就容易并发假性动脉瘤。且高血压患者术后解大便时腹压增加,未完全闭合的股动脉穿刺口在强大血压的冲击下破裂出血。 2.3 患者的依从性 患者依从性差是形成假性动脉瘤的原因之一,主要是医护人员没有做好术前教育或术后患者耐受性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