烫伤膜体外透皮吸收实验探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烫伤膜体外透皮吸收实验探究

烫伤膜体外透皮吸收实验探究  【关键词】 烫伤膜;烫伤油;透皮吸收   [摘要] 目的:考察烫伤膜的体外透皮吸收效果。方法:采用半透膜作为渗透屏障,研究烫伤膜及烫伤油的皮肤渗透作用。结果:烫伤膜可透过半透膜,释药动力学方程:Q=-2.4895 t2 +89.372t,r=0.9108。烫伤油24 h未能测出大黄素含量。结论:烫伤膜中大黄素具有较好的透皮效果。   [关键词] 烫伤膜;烫伤油;透皮吸收   Study on in vitro percutaneous absorption of Scald Film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in vitro percutaneous absorption of Scald Film. Methods: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 as barrier to permeation, the penetrate effect of scald film and scald oil was observed. Results: Scald Film could pass the semipermeable membrane. The permeation process of scald film was found to follow zeroorder kinetics, Q=-2.4895 t2+89.372t, r=0.9108. Scald oil couldn’t pass the semipermeable membrane within 24 hours. Conclusions: Scald film has good percutaneous permeability.   [Key words] Scald film; Scald oil; Percutaneous absorption   烫伤油为我院自制制剂,临床用于儿科烧伤、烫伤治疗,效果良好。但油剂存在不能封闭创口、易污染、有效成分溶出不完全的缺点。涂膜剂作为一种新型外用制剂,涂展性、生物融合性好,还可形成药痂保护创面[1]。我们将烫伤油进行剂型改良,制成烫伤膜剂[2]。现对其体外渗透吸收进行实验研究。   1 材料与仪器   1.1 材料和试剂大黄素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样品:烫伤油(南京儿童医院制剂室,批号010710),烫伤膜(南京儿童医院制剂室,批。人工皮肤(海威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批号000912)。甲醇为色谱纯,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1.2 仪器智能药物溶出仪,ZBS4型(天津大学无线电厂);LC10AT高效液相色谱仪,SPD10AV紫外检测器,CR6A色谱数据处理器(以上仪器均为日本岛津)。   2 方法和结果   2.1 大黄素测定方法的建立   2.1.1 色谱条件 VPODS色谱柱(150 mm×4.6 mm);流动相:甲醇1%磷酸水溶液(85∶1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4 nm;灵敏度:0.02 Aufs;柱温:25 ℃;进样量:10 μL。对照品及供试品均在保留时间(tR)7.20 min附近出现单一大黄素吸收峰,空白供试品提取液在7.20 min附近未出现任何吸收峰,见图1。   2.1.2 大黄素标准曲线 精密称取大黄素对照品1.5 mg,加超声脱气蒸馏水5 mL溶解配成300 μg/mL溶液,再分别配成浓度为1、3、6、9、12、18 μg/mL的系列对照品溶液。分别吸取上述溶液10 μL进样,以峰面积值为纵坐标(Y),对照品浓度(μg/mL)为横坐标(X),绘制标准曲线,得回归方程:Y=36582.34X-17698.33,r=0.9997。大黄素在1~18 μg/mL浓度范围线性关系良好。   2.1.3 精密度实验 精密吸取6 mg/L的对照品溶液10 μL,重复进样5次,计算峰面积平均值,结果RSD=1.54%。   2.1.4 回收率试验 按体外渗透试验项下操作,取0.5 h时释放液1 mL,旋转蒸发后以超声脱气蒸馏水定容至10 mL,过滤后得样品液,精密量取样品液10 μL,加入大黄素对照品(100 μg/mL)10 μL、5 μL、1 μL,分别制成高、中、低三种不同浓度的溶液,测定大黄素含量,计算得平均回收率为96.37%±0.64%。     2.1.5 稳定性试验 按体外渗透试验项下操作,精密吸取释放液10 μL,分别每隔2 h进样1次,连续6次,计算峰面积平均值,结果RSD分别为2.70%,表明样品在12 h内稳定。  图1 高效液相色谱图(略)   2.2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