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阴阳辨证临床应用
阴阳辨证临床应用
【关键词】 阴阳学说 理论思考 临床运用
阴阳学说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朴素的辨证法思想。早在战国时代,阴阳学说就被中医吸收、运用和发展,成为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内容。在现代中医临床上,它仍然有效地指导着我们的养生保健和疾病诊治工作。经云:“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阴阳辨证作为八纲辨证的总纲,它告诉我们,不管病证怎样复杂,总可以将其大体上分为阴阳两类。简明扼要,纲举目张,体现了中医整体思维的特点。
一般说来,在疾病过程中,如果人体阳气旺盛,必然奋起抗邪而呈现为表证、热证、实证,预后较好,统称为阳证;若素体阳衰不能抗邪,则容易表现为里、虚、寒证,预后较差,属于阴证。邪正斗争、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矛盾。所以,辨识疾病过程中人体阴阳的盛衰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虚实寒热,理应成为我们观察和认识病证的要点。以下笔者结合现代名老中医的临证经验,探讨一下阴阳学说的运用思路与方法,以期对初学者有所帮助。
病案一(《任应秋医案集》):男,56岁,农民,19751106就诊。先患头晕,继则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面白晦暗,口角流涎,左半身瘫痪,四肢不温,口眼歪斜。经医院检查,诊断为脑出血(内囊出血),采用西医方法救治未见好转而约中医会诊。患者呈半昏迷状态,脉浮细而弦,舌淡苔薄。证属元阳虚损,盛阴闭阻心窍所致。先用辛温开窍法,以细辛3 g煎汤化开苏合香丸3 g,灌服。3 h内灌两次,下午15时左右逐渐苏醒,并有饥饿感。随即予豨莶至阳汤,重用川附片9 g,红花6 g,以其阳虚诸证颇著,而又偏于左半身也。连续服用本方11剂,约两星期左右基本恢复正常,惟行动时左侧尚有沉滞感而已。
豨莶至阳汤主治中风阳虚证,其方药为:酒制豨莶草30 g,黄芪9 g,天南星6 g,白附子6 g,川附片6 g,川芎3 g,红花3 g,细辛1.5 g,防风6 g,牛膝6 g,僵蚕3 g,苏木6 g。
病案二(《任应秋医案集》):男,50岁,中学教师,初诊日期19730204。20 d前一觉醒来,想翻动身体,即觉手足不灵活,勉强从右侧翻到左侧,可是再想翻回来就不行了,旋即口角歪斜,说话费劲,发音不清,舌头运动不自然,手足左侧正常,右侧呈迟缓性瘫痪,经某医院诊断为脑血栓形成。住院15 d,疗效不显,嘱其服中药治疗。诊得脉弦细而数,舌质红,苔薄少津,胸闷心烦,咽干思饮,小便色深。证属阴虚热亢,内风暗动,经脉血滞所致。遂予豨莶至阴汤,减当归为3 g,去黄柏,加连翘、栀子、花粉各9 g。服3剂,烦热退,语言清,口角歪斜也有改善,是心经之热已退,而经脉滞热未消。复于方中去连翘、栀子,加橘络6 g,广地龙3 g ,连进14剂,瘫痪恢复,手足运动正常。惟舌质尚红,脉弦细,阴虚尚待继续滋养,改用六味地黄丸加知母12 g,连服10剂,完全康复。
豨莶至阴汤主治中风阴虚证,其方药为:制豨莶30 g,干地黄9 g,盐知母12 g,当归9 g,枸杞子9 g,炒赤芍12 g,龟版6 g,牛膝6 g,干菊花9 g,郁金9 g,丹参9 g,黄柏3 g。
从这两则案例可以看出,任老施治中风,不落中脏腑、中经络之俗套,独辟蹊径,从阴阳盛衰入手加以调理均获佳效。一般说来,凡中风阴虚证,除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一般特点外,多见头晕耳鸣、目眩少寐,时或抽搐,面赤身热、烦躁不宁,甚至突然昏迷、语言失利、尿闭便秘等,任老治以豨莶至阴汤;阳虚证,除中风的一般特点外,每见皮肤麻木、言语失利,甚至猝然昏倒、不省人事、目合口张、汗出肢凉、呼吸微弱,常给予豨莶至阳汤。
疾病是千变万化、错综复杂的,不论正气还是邪气,均有阴阳之分,故邪正斗争每可引起阴阳失调而出现寒热变化。阴盛或阳衰则寒,阳亢或阴亏则热。虚寒、虚热、实寒、实热是临床常见的四种基本病证类型。但临床实践告诉我们,虚实夹杂、寒热错杂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虽然我们可以从总的方面将其概括为阴阳两类,但具体到每一位患者的具体病情,则又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同。
病案三(《吴佩衡医案》):42岁。肾气素亏,于返家途中时值阴雨,感冒风寒而病,身热恶寒,头痛身痛,沉迷嗜睡(即少阴病但欲寐之病情),兼见口渴喜热饮不多,脉沉细而兼紧象。舌苔白滑,质青紫。辨证:风寒乘虚直入少阴,阻塞真阳运行之机。治法:温经解表,扶正除邪。方药:黑附片30 g(先煎2~3 h),麻黄10 g(先煮数沸去沫),北细辛6 g,桂尖13 g。次日,服上方1剂即汗,身热已退,惟觉头晕咳嗽,神怯。邪虽解,肺寒尚未除,阳气尚虚,以四逆合二陈加细辛、五味子,扶阳温寒主之。黑附片50 g(先煎2~3 h),干姜26 g,甘草10 g,广陈皮10 g,法半夏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 Starter Unit 1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pdf VIP
- 文旅集团招聘笔试试题附答案详解.docx VIP
- 20道中谷海运集团船舶船舶电机员岗位常见面试问题含HR常问问题考察点及参考回答.pdf VIP
- 以文塑旅 以旅彰文.docx VIP
-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全册课堂检测练习题(分单元课时编排,共28课)(2021新版).pdf VIP
- 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英语Starter Unit1单元测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盘扣架分包合同范本7篇.docx VIP
- 工业设计方法学全解.ppt
- 2024河南郑州文化旅游和体育集团有限公司社会化公开招聘34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招标代理档案管理制度.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