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院校的潜在课程之研究:校园文化及钟声音景个案之探讨.PPT

大学院校的潜在课程之研究:校园文化及钟声音景个案之探讨.PPT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院校的潜在课程之研究:校园文化及钟声音景个案之探讨.PPT

國科會科教處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2000年11月20日 科技大樓2211會議室 大學院校的潛在課程之研究: 校園文化及鐘聲音景個案之探討 王俊秀 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社會學研究所 教授 一、計畫緣由與目的 大學院校自身即為打開的課本:潛在課程 校園(campus) 學術之村、綠草如茵之地、學院式生活、學校特色與精神等 文化(culture) 一個社群共同的價值觀、行為模式與共同記憶,並成為外延的器官 強化校園說故事(tale-telling)的能力 一、計畫緣由與目的 (2) 學院價值復興運動:collegiate 「校園文化」的傾向: 1) 次文化(sub-culture);2) 負面表列傾向;3) 抽象傾向 「校園文化」的典範建構: 1) 主文化;2) 正面表列傾向;3) 具體傾向 大學中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一言(含鐘聲)一行(含活動)皆有教育功能:潛在課程 思校情懷、校園認同、校園行銷 二、結果與討論 調查對象:各校校長為主 回收率為77.5%:110/142 一般大學的回收率最高(97.7%) 技術學院與專校回收率最低(58.6%) 校訓、人標、地標、事標與聲標:大學院校的鐘聲音景 二之1:校訓 93.6%(103校)的受調大專院校有校訓 校訓的來源 人格特質(含品性)、古訓、與學校背 校訓最常見的關鍵字為:誠、樸 95%以上的校訓「備而不用」 使用校訓於學校建築物名、道路名與課程 校訓(school spirit)應視為「校園產出」(campus output)的關鍵,以規劃與設計各種「校園產入」(campus input) 二之2:人標 81% (89所)的受調大專院校有人標 人標的有無與多寡大抵與學校歷史成正比 人標 的來源 創辦人或董事長為人標、有辦學理念的校長或創校校長 、傑出校友 組合式人標(服務性社團與其創始者) 例如陽明十字軍與周碧蠂瑟教授、輔大醒新社與馬神父 二之3:地標 92% (101所)受調大專院校有地標 地標 的來源 建築物的風格與其命名、有山有水的景觀(湖、池、坡、嶺等) 、大道、廣場與草坪、雕塑 校園博物館卻不如國外般的成為優先地標 整體規劃造就系統化校園地標 二之4:事(活動)標 85% (94所)受調大專院校有事標 事標的來源 校園儀式(畢業典禮與成年禮) 、校慶活動(包括校園路跑、啦啦隊比賽、才藝選拔等) 能展現學校獨特性的事標 例如以水果作為主體題的事標:朝陽科大的鳳梨節、中正大學的鳳梨週、台師大的西瓜節、高雄第一科大的畢業證書甘蔗筒、中山的哈密瓜節、中山醫學院的蘋果節等。其他有特色者包括:海洋大學的棉花糖節、中正大學的領裙週、北醫的時間膠囊(Time Capsule)。 二之5:鐘聲聲標 74所 (67%)大專院校使用鐘聲為上下課報時 22校有鐘塔、鐘樓或鐘亭 8校有真正的鐘 (5所學校有宗教背景) 南華的地鐘、華梵的鐘亭、東海的畢思律鐘、新埔的千禧和平鐘、中原的大鐘塔 5校 (4.5%)其鐘聲有演奏功能 清大、交大、靜宜、朝陽科大與高苑技術學院 草地鐘聲音樂會、校園鐘聲音樂錄音帶 三、計畫成果自評 調查樣本由大學院校擴大為大專院校,含蓋面大於預期 雖彙整了調查結果,但無法逐校查證 以上網各校網站與剪報來補充資料 研究的學術成果 可向Environment and Behavior、World Ringers、World Soundscape Newsletter等刊物投稿, 國內部份適合向教育社會學與通識教育季刊 編成『大專院校校園文化白皮書』 校園博物館化的契機 謝 謝 * *

文档评论(0)

suijiazhuang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