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坛公园——举世闻名的世界遗产
天坛是明清两朝皇室举行祭天大典的祭坛,是天子向天帝表达敬意,祈求国泰民安、国运长久的祭祀场所。
天坛是明清两朝皇室举行祭天大典的祭坛,是天子向天帝表达敬意,祈求国泰民安、国运长久的祭祀场所。
天坛公园位于紫禁城东南方向,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皇家祭祀性建筑群,也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及祈雨的地方。中轴线上自南向北有圜丘坛、皇穹宇及祈年殿三组非常重要的建筑,另有神厨、宰牲亭和斋宫等建筑和古迹。天坛设计巧妙、色彩调和、建筑艺术高超,是中国非常出色的古建筑之一。
最早的时候,祭天和祭地都是天坛举行,那时候祭奠仪式都是在大祀殿举行(现在的祈年殿)。嘉靖九年(1530年)嘉靖皇帝听大臣言:“古者祀天于圜丘,祀地于方丘。圜丘者,南郊地上之丘,丘圜而高,以象天也。方丘者,北郊泽中之丘,丘方而下,以象地也”,于是决定天地分祭,在大祀殿南建圜丘祭天,在北城安定门外另建方泽坛祭地。嘉靖十三年(1534年)圜丘改名天坛,方泽改名地坛。大祀殿废弃后,改为祈谷坛,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改名祈年殿至今。
三音石为三块石头,位于皇穹宇大殿正前方,是天坛公园三处音学奇观之一。当人们站在第一块石头上拍手或者叫喊时,可以听到一次回音,第二块石头可以听到两次,而第三块就可以听到三次回音,所以称为三音石。三音石又称三才石,含天、地、人三才的意思。
四、祈年殿——天坛的主建筑,祭奠的神殿
祈年殿是清王朝举行祈谷典礼的神殿,是一座木结构圆攒尖顶三重蓝色琉璃瓦建筑。祈年殿下有三层的圆形石台基座,而在正面三层石台阶中,分别装饰着巨大的浮雕,叫做殿前丹陛石雕。从下至上内容分别是:瑞云山海,双凤山海,双龙山海。上下檐各悬雕九龙华带金匾,青底金书“祈年殿”,以此来象征天。
五、回音壁——“天人感应”的鬼斧神工之作
回音壁是皇穹宇的围墙,墙高3.72米,厚0.9米,直径61.5米,周长193.2米。墙壁是用磨砖对缝砌成,墙头覆蓝色琉璃瓦,围墙的弧度十分规则,墙面极其光滑整齐。回音壁可以传声,只要两个人分别站在东、西配殿后,贴墙而立,一个人靠墙向北说话,声波就会沿着墙壁连续折射前进,传到一、二百米的另一端,而且传出的声音悠长,堪称奇迹,给人造成一种“天人感应”的神秘气氛。1420年)。神乐署是管理祭天时演奏古乐的机关。明朝永乐十八年迁都北京时,有300名乐舞生随驾进北京,以后明代神乐观常保持有乐舞生600名左右。到嘉靖时乐舞生总人数达2200名。目前天坛神乐署作为古代音乐博物馆向公众开放,馆中陈列展示了神乐署历史、乐律、词曲、琴瑟、鼓和埙笙等乐器,中和韶乐、舞蹈服饰等。其中的展品均可以实际演奏,并且辟有盲文解说词。4万平方米,有建筑房屋200余间,规模宏大,典雅清幽。明、清两朝皇帝均在祀前来此“致斋”三日。只有雍正皇帝以后“致斋”的前两日改在紫禁城内斋宫“致斋”,最后一天才迁居天坛斋宫。
殿前露台上设有时辰碑亭和斋戒铜人亭。清帝入斋宫时,先在斋戒铜人亭内的小方桌上,铺一块黄云缎桌布,上摆一尊铜铸人像,乌纱玉带,手持“斋戒”牌,以此警示皇帝要虔诚斋戒,切忌胡思乱想(这尊铜像,据说是唐朝宰相魏征)。上祭时间一到,铜像立即撤去。
斋宫的东北角的钟楼,是乾隆时修建的。内悬挂着明朝永乐年间铸造的大铜钟。皇帝祭天的时候,从起驾出斋宫就开始鸣钟,到皇帝登上坛台时,钟声即止,大祭礼毕,钟声再起。
每年冬至,皇帝就要在圜丘坛祭天。在大典前三天,皇帝要到天坛的斋宫进行斋戒。冬至那天,凌晨四点奏报时辰,皇帝起驾,斋宫东北角的钟楼开始鸣钟。皇帝到具服台盥洗更衣,神牌送到台面相应的位置(当时一共有七组神位,称作七幄)。祭天时,要在圜丘前燔柴炉上放一只牛犊,用松枝燔烧,西南的望灯杆望灯高悬,点燃蟠龙通宵宝蜡,台南广场上排列着奏乐队,配合着中和韶乐。这时,在文武百官陪同下的皇帝由南棂星左门登坛,此时钟声停止。到了第二层南侧拜位站好后,听候司赞人报仪程即恭读至皇天上帝的祝文。
十一、天坛——古代皇帝的祭坛
天坛是中国古代皇帝的祭坛,也是中国悠久祭天文化的结晶,其宏伟的建筑、苍翠的古树、丰富的文物收藏既记载了中国古代先民的企盼和希望,也记录了封建帝王的睿智、昏庸和腐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这样评价天坛:天坛是建筑和景观设计之杰作。
作者:看看中国
公司名称:新华中视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010 QQ:1803168043 kkchina.cn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平原里亚泰中心A130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银行业专业人员资格考试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分类模拟108含答案.pdf VIP
- 课件中国的行政区划全国优质课一等奖课件.ppt
- 上市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章程(标准版).docx
- 兴业证券-电子行业跟踪报告:比亚迪开启全民智驾时代车载摄像头迎机遇.pdf VIP
- 2024年家庭房产分配协议书范本6篇.docx VIP
- 汽车机械制图(第二版)模拟试题及答案2套.docx VIP
- DB33T 817-2010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图形表达代码.docx VIP
- 煤制合成气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pdf VIP
- 第1讲: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坐标表示.docx VIP
- 第一次中华民国教育年鉴 教科书发刊概况.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