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被叫付费 : 例如:800、 400业务主叫免费业务 优惠计费:如优惠时段 个人号码:如用户搬家更换新电话号码,电信局通知拨打该用户新号码的智能业务。 虚拟专用网:主要针对单位和公司等大用户而设计的,在基于公用电话网的基础上提供公司内部电话业务。 (十一)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发展讨论 1981-1986年期间: Internet和移动通信发展迅速 ITU主要发展成就:光传输链路技术、管理网络和智能网技术。 B-ISDN取得成就,但推广较差。 2003年以后,宽带在个人用户中得到推广。 五、Internet 发展历程 (一) Internet 发展演变 1969年 美国军网ARPAnet问世,采用分组交换技术 1979年 发明本地网(LAN) 1983年 TCP/IP协议 1989 欧洲 发明www 1990年 命名Internet 1991年 Internet 交给民营 1996年 美国提出下一代 Internet 计划 (二) Internet的主要成就和机遇 1、IP(互联网协议)成功解决抑制LAN之间互联的问题。 2、发明全新IP/ Internet的网络形态 3、WWW的发明,使得Internet迅速推广 4、高质量和大容量光纤传输系统为其建设提供了环境 5、传输容量过剩为其应用推广提供机会 (三)Internet的主要问题 1、 Internet支持非实时业务,不支持实时电话业务。 2、 Internet网络比较容易侵入,安全问题使Internet网络攻防技术快速发展 3、IP地址问题,IPV6 取代IPV4,安全问题没有改善。 广播电视网(CATV)的发展历程 (一)广播电视网发展历程 1935年发明黑白电视 1969年形成模拟彩色电视标准 NTSC PAL SECAM 1980年出现有线电视网(模拟)CATV 197x年利用数字技术改善模拟电视质量 1993年欧洲提出广播视频标准DVB 199X年形成数字彩色电视标准 ATSC美国 DVB欧洲 ISDB日本 中国目前采用欧洲DVB制式 数字电视地面广播(DVB-T)、数字电视卫星广播(DVB-S)、数字电视有线广播(DVB-C)的标准 七、移动电话网(MTN)发展历程 (一)略 (二)点间移动通信 1920年军用电台 1950年汽车公用移动电话系统 (三)第一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重点是蜂窝网的组成 主要成就 采用蜂窝技术 频谱复用 漫游和切换 移动中继 (四)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 1982年发明标准 欧洲GSM 美国D-AMPS 日本 D-NTT 我国采用欧洲GSM 主要技术成就 数字处理技术,改善业务质量 采用SIM卡简化运营、管理和维护 手机小型化、轻型化 支持通用分组无线电技术 2000年二代半移动通信网支持短消息业务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2000年提出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 中国发3张3G牌照 (欧、日)WCDMA-中国联通 (美)Cdma2000-中国电信 (中国)TD-SCDMA-中国移动 目标:在2G的基础上,支持用户终端移动多媒体业务。 (六)集群移动通信系统(了解) 共用频率,将原来配给各部门专有的频率加以集中,供各家共用。 共用设施,由于频率共用,就有可能将各家分建的控制中心和基站等设施集中合建。 共享覆盖区,可将各家邻近覆盖区的网络互连起来,从而获得更大覆盖区。 共享通信业务,可利用网络有组织地发送各种专业信息为大家服务。 分担费用,共同建网可以大大降低机房、电源等建网投资,减少运营人员,并可分摊费用 集群通信系统指的是应用于某个行业或某个部门内以调度指挥为主要特征的移动通信系统。这种通信方式顺其发展过程来看,从一对一单对对讲开始,到单信道一呼百应的系统 。 特点:主要以指挥调度为主,兼有电话联网功能。 (七)移动电话网(MTN)发展讨论 4G支持移动的宽带多媒体业务 (八)数字电信网络发展讨论 未来要进行三网融合,电信网络的形态见下页图 第四章 数字电信网络发展历程 一、数字电信网络发展里程碑 数字电信网络发展主流曾经出现过两个重大的转折点。 ①1972年CCITT通过简易G.711(话音频率的脉冲编码调制------PCM) G.711(PCM信道音频四线接口间的性能特征) ②1996年ITU-T提出建议I.GII-PE和建议I.GII-SCEN.meth(全球信息基础设施总体构思方法)电信网络发展进入网络融合发展历程。 二、综合数字网(IDN)发展历程 (一)概况 电信设备数字化,模拟PSTN网络形态基础上成综合数字网(IDN)网络形态 技术成就归纳如下: 统一了话音信号数字编码标准 用数字传输系统替代模拟传输系统 用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