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验3 夫兰克—赫兹实验
【主题词】夫兰克—赫兹、激发态
【实验目的】
1、测定氩原子等元素的第一激发电位(即中肯电位),证明原子能级的存在;
2、学习用计算机采集和处理数据;
3、了解温度传感器的工作特性和控温原理。
【实验原理】
一、实验概述
1914年,夫兰克和赫兹在研究气体放电现象中低能电子与原子间相互作用时,在充汞的放电管中,发现透过汞蒸气的电子流随电子的能量显现有规律的周期性变化,能量间隔为。同一年,使用石英制作的充汞管,拍摄到与能量相应的光谱线253.7nm 的发射光谱。对此,他们提出了原子中存在“临界电势”的概念:当电子能量低于与临界电势相应的临界能量时,电子与原子的碰撞是弹性的;而当电子能量达到这一临界能量时,碰撞过程由弹性转变为非弹性,电子把这份特定的能量转移给原子,使之受激;原子退激时,再以特定频率的光量子形式辐射出来。1920年,夫兰克及其合作者对原先的装置做了改进,提高了分辨率,测得了亚稳能级和较高的激发能级,进一步证实了原子内部能量是量子化的。1925年,夫兰克和赫兹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通过这一实验,可以了解夫兰克和赫兹研究气体放电现象中低能电子与原子间相互作用的实验思想和方法,电子与原子碰撞的微观过程是怎样与实验中的宏观量相联系的,并可以用于研究原子内部的能量状态与能量交换的微观过程。
二、实验原理
根据玻尔理论,原子只能较长久地停留在一些稳定状态(即定态),其中每一状态对应于一定的能量值,各定态的能量是分立的,原子只能吸收或辐射相当于两定态间能量差地能量。如果处于基态的原子要发生状态改变,所具备的能量不能少于原子从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时所需要地能量。夫兰克—赫兹实验是通过具有一定能量的电子与原子碰撞,进行能量交换而实现原子从基态到高能态地跃迁。
电子与原子碰撞过程可以用以下方程表示:
;
其中是电子质量,是原子质量,是电子的碰撞前的速度,是原子的碰撞前的速度,是电子的碰撞后速度,是原子的碰撞后速度,为内能项。因为,所以电子的动能可以转变为原子的内能。因为原子的内能是不连续的,所以电子的动能小于原子的第一激发态电位时,原子与电子发生弹性碰撞;当电子的动能大于原子的第一激发态电位时,电子的动能转化为原子的内能,为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
夫兰克—赫兹实验原理如图1所示,充氩气的夫兰克—赫兹管中,电子由热阴极发出,阴极和栅极之间的加速电压使电子
加速,在板极和栅极之间有减速电压。当电子通过栅极进入空间
图3-1 电性能及各电极与其他部件的连接示意图
时,如果能量大于,就能到达板极形成电流。电子在空间与氩原子发生了弹性碰撞,电子本身剩余的能量小于,则电子不能到达板极,板极电流将会随着栅极电压的增加而减少。实验时使逐渐增加,观察板极电流的变化将得到如图2所示的曲线。
图3-2验示波器所测变化图
随着的增加,电子的能量增加,当电子与氩原子碰撞后仍留下足够的能量,可以克服空间的减速电场而到达板极时,板极电流又开始上升。如果电子在加速电场得到的能量等于时,电子在空间会因二次非弹性碰撞而失去能量,结果板极电流第二次下降。
在加速电压较高的情况下,电子在运动过程中,将与氩原子发生多次非弹性碰撞,在关系曲线上就表现为多次下降。对氩来说,曲线上相邻两峰(或谷)之间的之差,即为氩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这即证明了氩原子能量状态的不连续性。
【实验仪器】
FD-FH-Ⅰ型夫兰克—赫兹实验仪 1台, 示波器 1台
电源线 1根 线 2根
一、面板及功能
图4 FD-FH-Ⅰ型夫兰克—赫兹实验仪面板图
1.显示表头(表头示值2)指示挡后为实际值);
2.微电流放大器量程选择开关,分、、、四档;
3.数字电压表头(与8)相关,可以分别显示、、、值,其中值为表头示值);
4.电压调节旋钮;
5.电压调节旋钮;
6.电压调节旋钮;
7.电压调节旋钮;
8.电压示值选择开关,可以分别选择、、、;
9.输出端口,接示波器Y端,X-Y记录仪Y端或者微机接口的电流输入端;
10.扫描速率选择开关,“快速”档供接示波器观察曲线或微机用,“慢速”档供X-Y记录仪用;
11.扫描方式选择开关,“自动”档供示波器,X-Y记录仪或微机用,“手动”档供手测记录数据使用;
12.输出端口,接示波器X端, X-Y记录仪X端,或微机接口电压输入用;
13.电源开关。
二仪器使用说明
1、示波器演示法
a.连好主机后面板电源线,用Q9线将主机正面板上 “输出”与示波器上的“X相”(供外触发使用)相连,“输出”与示波器“Y相”相连;
b.将扫描开关置于“自动”档,扫描速度开关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6章三相异步电动机和其典型控制.pdf
- 第06课 气候类型分布空白图.ppt
- 浅析铁法局小康矿初步设计说明书采矿毕业论文设计.doc
- 温度传感器在医用恒温恒湿箱中应用_毕业设计.doc
- 批量图纸系统导出应用指南.ppt
- 第一单元:基层干部管理.ppt
- 第1章:北京住房公积金网上业务系统(CS版)——用户操作手册.doc
- 第04单元:接近开关设计.ppt
- 第三单元 空调系统设计资料总结.pdf
- 浅析炭砂双层滤料浮滤池工艺处理藻污染水库水.pdf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及参考答案(b卷).docx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夺分金卷).docx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及参考答案【突破训练】.docx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及参考答案【突破训练】.docx
- 2025届重庆市育才高三模拟考试(一)地理试卷含答案.docx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及参考答案【精练】.docx
- 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职业教育信息化与职业教育信息化政策研究与应用研究报告.docx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及参考答案【模拟题】.docx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及参考答案(达标题).docx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巩固).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