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制冷技术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热电制冷 塞贝克效应 在两种不同金属组成的闭合线路中,如果保持两接触点的温度不同,就会在两接触点间产生一个电势差——接触电动势。同时闭合线路中就有电流流过,称为温差电流。反之,在两种不同金属组成的闭合线路中,若通以直流电,就会使一个接点变冷,一个变热,这称为珀尔贴效应,亦称温差电现象 热电制冷 半导体材料内部结构的特点,决定了它产生的温差电现象比其他金属要显著得多,所以热电制冷都采用半导体材料,亦称半导体制冷 半导体制冷设备的特点 不用制冷剂 无机械传动部分 冷却速度和制冷温可任意调节 可将冷热端互换 体积和功率都可做得很小 半导体制冷的用途 方便的可逆操作 可做成家用冰箱,或小型低温冰箱 可制成低温医疗器具 可对仪器进行冷却 可做成(温度)零点仪 Thermoelectric Refrigeration Materials Display Card Cooler Thermoelectric Refrigeration Unit for Water Dispensers Thermoelectric Cooler (TEC) Food beverage Cooler 热声制冷 热声效应(Thermoacoustic Effect) 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时会产生压力及位移的波动。声波的传播也会引起温度的波动。当声波所引起的压力、位移及温度的波动与一固体边界相作用时,就会发生明显的声波能量与热能的转换,这就是热声效应。 1777年,Higgins在实验中发现:当把氢焰放到一根两端开口大管子的适当位置时会在管子中激起声波振动。 十九世纪提出了另一种热声装置Sondhauss管,它是在一根只有一端开口的管中利用热声效应来发出声音的。 1878年,Rayleigh首先给出了热声振荡现象定性解释(Rayleigh准则 )。 热声制冷 现代实验热声学最重要的发展之一是美国新墨西哥大学的Carter教授和他的研究生Feldman在1962年对Sondhauss管进行的改进。 在美国Los Alamos国家实验室,Swift和Wheatley首先开展了对热声制冷机的研制工作。 1986年,Hofler在他的博士论文中设计并制作了一实验热声制冷机。这是世界上第一台有效的热声制冷机,它以扬声器驱动发声,在3W的热负荷下,其制冷系数达到卡诺系数的12%,制冷温度可达 -50℃。 1990年,G.W.Swift、R.Radebaugh和R.A.Martin建议用热声驱动器(TAD)代替机械压缩机来驱动小孔型脉管制冷机。 …… “最不靠谱的散热器 热声制冷原型机展出” /h/2009-09-03/06211053746.shtml A diagram of the thermoacoustic device we constructed. A cross section of the stack, a roll of material interlaced with spacers, is shown on the right and a cross section of the entire device is shown on the left. The thermocouples were inserted above and below the stack. Thermoacoustic refrigeration for ice cream sales The Penn State University Applied Research Laboratory 磁制冷 磁热效应(Magnetocaloric effect) 绝热过程中铁磁体或顺磁体的温度随磁场强度的改变而变化的现象。 1881年由Warburg首次发现。 1920年,德拜(Debye)和吉奥克(Giauque)就在理论上提出利用磁热效应可以进行制冷。 1933年用“绝热去磁冷却”法,从4.2K出发获得了0.8K的低温。 随后,这种方法发展为“核去磁冷却”,对极低温,特别是μK级温度环境的生成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成为现代低温物理不可缺少的研究手段之一。 Steam compression and magnetic refrigeration cycles Astronautics Corporation of America laboratory prototype permanent magnet, rotating bed magnetic refrigerator (a) schematic and (b) photograph Any questions?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Email: wzcui@

文档评论(0)

xiaofei2001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