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度高中历史 考点1 古代中国的政 治制度(含2014年高考试题)人民版.docVIP

2017-2018学年度高中历史 考点1 古代中国的政 治制度(含2014年高考试题)人民版.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2018学年度高中历史 考点1 古代中国的政 治制度(含2014年高考试题)人民版

考点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2014·课标全国文综Ⅱ卷·T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  ) 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山东 【解题指南】本题考查周代的分封制,涉及西周的历史地理知识。解答的关键是判断出“雅言”乃周代的官方语言,应源于周人的统治中心区域。 【解析】选C。周代实行的分封制是在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封邦建国,受封的诸侯国在政治上服从周王室。由题干可知,诸侯国在文化上,如礼仪和语言方面,也与中央政府保持一致。周王室和中央政府在“王畿”地区,即周人的统治中心区域,西周的统治中心即都城是镐京,今陕西西安,故选C。 2.(2014·广东文综·T12)“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象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 (  ) A.青铜兵器 B.铁制农具 C.祖先牌位 D.皇帝宝座 【解题指南】本题考查商周时期的宗法制。 解答关键是对宗法制的理解。 【解析】选C。据题干材料信息,宗字是一个会意字,“宗”的本义是指供奉祖先、举行祭祀活动的祠堂、宗庙,是屋宇之形,则表示祭祀之事,可能表示摆在宫室房间内的祖先牌位。A与题干无关;B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皇帝”名称出现于秦朝。故C最符合题意。 3.(2014·课标全国文综Ⅰ卷·T24)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  )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解题指南】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解答关键:把握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 【解析】选B。以“天子”自居的皇帝将治理人民看成是承奉天道,故皇帝经常要举行祭天大典。同时,封建统治者对官员、百姓祭祀祖先的活动,从祭祀的对象、建筑格局到祭器的摆设数量,都有严格的规定。从皇帝祭天到官员、百姓祭祖,反映了封建伦理秩序的不可逾越,通过祭天和祭祖,也可以维护封建统治秩序。A与材料无关,材料并未涉及宗教问题。C是对材料的错误理解,祖先崇拜是先古时期就有的,不是皇权至上促成的。宗法制体现的贵族世袭,官员、百姓祭拜祖先无法反映贵族世袭制,和题干主旨不符,可判断D不正确。 4.(2014·海南单科·T3))史载,东晋时,太尉郗鉴为女择婿,遣人至朝廷重臣王导的家中“遍观子弟”。王氏子弟各自修饰,以图被选,只有王羲之“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被郗鉴认为是理想的女婿人选,“遂以女妻之”。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  ) A.女性地位低下 B.婚姻讲究门第 C.择婿方式独特 D.大臣拉帮结派 【解析】选B。由材料“太尉郗鉴为女择婿,遣人至朝廷重臣王导的家中‘遍观子弟’”,可判断是关于东晋时期择婿的标准。具体解析如下: 选项 与正确答案 的对应度 判断理由 A 错误选项 材料主要论及择婿标准,不能说明女子地位低下 B 正确选项 材料中太尉为女择婿,遣人至朝廷重臣家,遍观子弟,说明当时婚姻的选择是以门第为标准 C 干扰选项 材料没有体现其独特的一面 D 干扰选项 材料中没有反映“大臣拉帮结派”的信息 5.(2014·海南单科·T5)唐代否定了按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及等额推荐的察举制,实行分科考试、差额录取的科举制,这反映出唐代 (  ) A.官员特权受到否定 B.君主集权得到强化 C.选才注重知识水平 D.选官重视思想品德 【解题指南】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解答关键是结合唐代的时代背景理解科举制度的内容。 【解析】选C。科举考试并不是当时唯一的选官途径,官员特权只是受到限制而不是否定,故A错误;科举制扩大了官吏来源,对君主强化集权效果不明显,故B错误;材料中“分科考试、差额录取”说明科举制注重才学,故C正确;重视思想品德是察举制的选官标准,故D错误。 6.(2014·北京文综·T14)唐末五代,中央集权大为削弱。为扭转这一局面,宋初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 (  ) A.文官任知州 B.设三司使 C.设枢密院 D.施行将兵法 【解题指南】本题考查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解答的关键是对中央集权这一概念的把握。 【解析】选A。中央集权主要是指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加强中央集权是指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具体分析如下: 选项 与正确答案的对应度 判断理由 A 正确选项 宋初为防止武将夺权,任用文官做知州,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 干扰选项 宋初设三司使,分割了宰相的财权,这属于加强专制皇权的措施 C 干扰选项 宋初设枢密院,枢密使分割了宰相的军权,这属于加强专制皇权的措施 D 选项本身错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