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造卫星宇宙速度》教学案例
《人造卫星宇宙速度》教学案例我是一名来自一线的高中物理教师,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中深深感受到当前教学中更新教学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为此,我尝试应用多种教学媒体于课堂上,下面就我在讲解《人造卫星宇宙速度》这节课时提几点认识,以供同仁们参考、指正:
高一物理第六章第五节《人造卫星宇宙速度》重点讲述了人造卫星的发射原理,推导了第一宇宙速度,介绍了三个宇宙速度的含义。本节内容是万有引力定律在天体运动中的具体运用,是航天科学技术理论基础。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探究人造卫星的发射原理,进行知识的正向迁移,顺利、流畅地推导第一宇宙速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逻辑思维,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另外,学生通过对人造卫星、宇宙速度的了解,也将潜移默化地产生对航天科学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积极性较高。我与同学们之间的关系较为和谐融洽,课堂气氛活跃,敢于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对曲线运动的特点、万有引力定律已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通过我的合理诱导,按照迁移规律科学地设计问题情境,促进学生探究,获得新知。
学习目标:
1、理解人造卫星发射原理,会推导第一宇宙速度,了解三个宇宙速度的含义。
2、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发展思维的独立性,提高发散思维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和合理表达的能力。
3、在主动学习合作探究过程中,体验和谐、流畅、民主、愉悦的学习情境,在满怀热望的探究中不断获得美的感受和成功进步。
4、迸发学习科学,热爱科学的激情,油然产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设计理念: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我顺其自然,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适时诱导、点拨,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品德三维一体的全面发展。
教学媒体设计:自制多媒体课件,插入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动画文体,创设情境,激发热望,增强感性认识,将抽象变得具体,帮助学生认识科学的本质及内涵。并利用课件板书相关内容,增大课堂容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意
1、课件展示美丽的夜空景色,出示卫星发射的资料图片,并配以优美乐曲。
2、教师导入(与课件播放同步):
每个人都有着愿望或梦想。就像画面中的小女孩,仰望美丽灿烂的苍穹,一定浮想联翩。也许还曾梦想着插上翅膀,飞向天空。其实,做着飞天之梦的人,从古到今,又何止万千?我国古代的万户就是其中一个,他曾经将自己用47枚火箭捆绑,尝试飞天,不幸点火后火箭爆炸,万户为此牺牲了。然而,一次次的失败并没有阻止人类进行太空探索的活动。终于,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于1957年10月4日从前苏联升空,中国也于1970年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特别是去年10月15日至16日,中国第一次实现载入航天,宇航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绕地飞行14圈,顺利返回,圆了中国人盼望已久的飞天之梦,这是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
3、适时设疑:那么人类是怎样把物体发射出去,送入太空的呢?
4、出示课题:《人造卫星,宇宙速度》。
音乐声止,学生已产生求知欲,教师设问,引领学生进入学习活动中。
二、观察思考,合作探究
(一)诱导观察:1、课件动画展示在高山上以不同初速度抛出同一物体得到的四条轨迹。
2、教师设疑:观察和比较这四条轨迹,你能发现什么?
3、师生小结:得出两个结论,并在课件上出示:①物体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均落回地面。②物体的初速度越大,飞得越远。
(二)积极思维,大胆猜想
1、教师设疑:从刚才的四条轨迹图,你还能联想到什么?
2、课件展示牛顿设想,并用动画描绘: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当抛出物体的初速度足够大时,物体就永远不会落到地面上来,它将围绕地球绕转。
3、教师追问:牛顿设想的运动可能吗?
4、师生小结:牛顿设想的运动是完全可能的。当抛出物体的初速度足够大时,物体将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成为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简称人造卫星。(出示标题一:人造卫星)人造卫星所需的向心力由地球的万有引力提供。
(三)精心研究,合理推导:
1、设疑:要有足够大的速度,才能使抛出的物体成为人造卫星,那么这个速度多大呢?
出示标题二:宇宙速度。导向第二个研究内容。
2、课件出示探究内容和已知条件:已知地球和人造卫星质量分别为M和m,卫星到地心的距离为r,求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运相速度v。
3、设疑: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是什么?
4、推导卫星运行速度公式:
5、理性分析,感性感知: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卫星运行速度与轨道半径的平方根成反比。并通过课件动画感受轨道半径不同,卫星运行速度的不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HSE岗位培训需求矩阵在火烧山油田应用.doc
- HER2及卵巢上皮性癌探究现状.doc
- HMIS系统在货车检修应用管理中问题及处理措施.doc
- ICU病房中病菌感染问题护理对策.doc
- IDC-2013中国ICT十大预测.doc
- India’s Hottest Young Executives.doc
- Inflammatory response and immune regulation of 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 in treatment of sepsis.doc
- Java框架对初级开发者束缚及化解策略.doc
- Java访问SQL数据库优化探析.doc
- Java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新思路.doc
- DB23_T 3866-2024冰上龙舟赛事组织服务规范.docx
- DB32 2163-2012 棉纱单位可比综合电耗限额及计算方法.docx
- DB32∕T 2429-2013 棉花田间生长发育观察记载规范.docx
- DB23_T 3820-2024 工业互联网综合平台数据质量管理规范.docx
- DB23_T 3474-2023非煤智慧矿山信息系统技术规范.docx
- DB3201_T 1106-2022 工程地质层划分技术规范.docx
- DB33T 2515-2022公共机构“零碳”管理与评价规范.docx
- DB3301_T 0415-2023 装修垃圾收运处置管理规范.docx
- DB3311/T 106―2019“丽水山居”民宿服务要求与评价规范.docx
- DB3201T 1127-2022 慈善捐赠受赠管理规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