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梦想象与存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PDF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梦想象与存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PDF

《福柯文选》第2 部分:福柯的思想世界 译 者:李 康 校 者:李 猛 字 数:52191 题 解:系福柯为宾斯万格的《梦与存在》所撰写的序言(‘Introduction ’ to Ludwig Binswanger, Le Rêve et lexistence,原书系Jacqueline Verdeaux 将其由德语译成英语, Paris, Desclée de Brouwer, 1954,第9 至128 页。英译为“Dream, Imagination and Existence ”, 译者Forest Williams ,收入《存在主义精神病学评论》(Review of Existential Psychiatry ), 第14 卷第一期,1984 -85,第29 至78 页,重印于Michel Foucault and Ludwig Binswanger 的《梦与存在》(Dream and Existence ),Keith Hoeller 编,New Jerssey ,Humanities Press International,INC. 1993,第31 至78 页。 梦、想象与存在 序宾斯万格“梦与存在” 成人之后,我看到生死之间那道墙上,逐渐长出一架梯子,它越来越清晰,贯注了独一 无二的超拔之力:这便是梦……而现在,黑暗已占了上风,生活表现为充满寓意的严格苦行 主义,成为超凡力量的战利品。我们由此自感惶惑与挫败,但却只能言不尽意,缺乏虔诚之 心、冷峻省察和恒久毅力。 夏尔(René Char ) Fureur et Mystère (Paris :Gallimand ,1984,第二版), 第82至83页(“Partage Formel ,XXII ”)。 一 1 在这些介绍性的篇章里,我们并不打算照着大家熟知的那些序言里貌似悖谬的言语,追 溯宾斯万格本人在“梦与存在”(Traum und Existenz )里所遵循的道路。不过可以肯定的 说,这份文本是这样让人感到棘手,使人难以避免这样做。但相对于它的思路来说,它的棘 手之处又是那样的根本,在本着一片诚心“按德尔斐的神谕”(ad usum delphini )所写下 的前言里,怎么强调都不算夸大,即便说“心理学家”依然总是思维王国中的天之骄子。1 原初的思维形式就是它们自身的介绍:它们的历史正是它们得享的注解;而它们的命运正是 它们遭受的批评。 纵使这么说,我们在此力图阐释的也不是它的历史。在另一部书里,我们将力求紧扣当 代有关人的思考的发展来展开存在分析,并且评述现象学回归人类学的趋势,以此展示人们 就有关人的具体思考都已经提出了哪些基础。在此,这些介绍性的评论目的只有一个,就是 展示一种特定的分析形式。这种分析形式的宗旨不再是成为一种哲学,目的也不再是成为一 1 传苏格拉底去德尔斐神庙请示神谕,被告知“世人无一(活着的)人比你(苏格拉底)更智慧”,表面上 这是一句自相矛盾的话。而苏格拉底自己解释道,这是说自知自己所知有限方是智慧所在。参柏拉图《申 辩篇》。 种心理学。对于所有具体、客观和实验性的知识而言,这种分析形式都是根本性的。最后一 点,从一开始就决定着这种分析形式的原则和方法的唯一因素,正是它们的研究对象,即人, 或者更准确地说,即人的存在(Menschsein ),享有绝对的优先地位。 我们就此可以确定人类学的各个操作维度。2 正是这项工作使人类学截然不同于那些特 定类型的心理学实证主义,后者声称通过化约为自然人(homo natura )概念,即可穷尽人 的所有重要内涵。这项工作重新将人类学定位在一种本体性思考的背景之中,而这种本体性 3 倘若如此,这种人类 思考的主题便是在场-存在,存在(Existenz ),此在(Dasein )。 学只需展示有关人类的分析如何可以基于有关存在的分析而贯穿一体,即可证明自身的正当 性。作为一块关于基础的问题域,它必须在有关存在的分析那里确定有关人类的分析成为可 能的条件。而作为一个关于证明正当性的问题,它又必须系统地阐明与人类学相称的维度, 以及人类学原汁原味的意义。 我们不妨暂且认为(有待稍后略做修正),所谓人类(Menschsein ),无非是本体论 上作为此在或此世在场(presence-to-the-w

文档评论(0)

182735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