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打使馆及是清军不是义和团.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攻打使馆及是清军不是义和团

攻打使馆的是清军不是义和团   编者按:多年来,中学历史教科书始终沿用义和团攻打外国驻京使馆的说法。近来见到新课程版本的初中历史教科书,其中仍这样写:“义和团和清军围攻外国使馆和西什库教堂,战斗持续不断。”其实,北京大学的林华国教授早在1992年就考证了这个问题,推翻了义和团攻打使馆的说法。据我们了解,十年来,学术界还没有人对这个考证提出异议,应该说,这已是史学界的公认结论。本刊主张,中学历史教材的编写一定要吸取学术研究的成果。如果说历史是科学,那么,我们所表述的历史就必须符合客观的真实,尤其是中学历史教科书,更应该准确地介绍历史的本来情况。为此,本刊摘选林华国先生研究成果中的一节,以飨读者。如果您还想了解相关内容,请读本刊目前正在发行的《历史的真相──义和团运动的史实及其再认识》一书。 长期以来,史学界普遍认为攻打使馆的基本力量是义和团,其次还有一部分受义和团影响的甘军,至于荣禄直辖的武卫中军则是在“假进攻,真保护”。有的学者把攻打使馆当做义和团反帝的英勇行为加以赞扬;有的学者把攻打使馆当做义和团受清朝封建顽固势力愚弄和利用的重要事例进行批判;有的学者把攻打使馆当做义和团“践踏国际公法”的“野蛮罪行”加以严厉谴责。多年来,持不同观点的学者各执己见,争论激烈。但他们都不去认真考察一下,攻打使馆的基本力量究竟是不是义和团。 义和团从1900年6月上旬起即大量进入北京,最初其活动地点主要在外城。6月12日起,义和团开始在内城焚烧教堂,但并未对使馆进行攻击。据英国使馆人员朴笛南姆威尔所著《庚子使馆被围记》记载,义和团第一次出现在使馆附近是在6月12日。这天,两名义和团民乘骡车从使馆前的马路经过,他们并未攻击使馆,而德国公使克林德却冲出使馆向他们进攻,拘捕其中一人。6月13日,大批义和团在意大利、奥地利使馆附近焚烧教堂,但也并未进攻使馆。相反,是使馆洋兵到使馆外向义和团开枪开炮,打死打伤多人。[1](二 pp.218-224) 袁昶在五月十九日(6月15日)上庆王奕劻书中说,五月十七日(6月13日)下午,义和团数千人“焚烧海岱门①内及堂子胡同。灯市口各教堂……旋攻东交民巷各洋馆……”[l](四 p.157)。有的学者据此断定:“围攻使馆一事最早发生在6月13日。”[2](pp.556-557)实际上,此书所述并不可靠。《庚子使馆被围记》叙述6月13日情况时,只谈到义和团焚烧使馆附近教堂和洋兵攻打义和团,而未提及义和团有攻打使馆之举。窦纳乐给英政府的报告在叙述6月13日情况时也说:“我们为抵抗对使馆区的进攻而做了准备。但直到第二天晚上,没有发生任何重要的事情。”[3](p.92) 6月20日前,义和团对使馆的唯一一次进攻性行动发生于6月14日夜。据窦纳乐报告,这天夜间,义和团对使馆哨兵“进行了好几次攻击”,但都被“轻易地击退”[2](p.93)。显然,这只是少数团民的零星活动,与后来发生的规模相当大的围攻使馆事件不能混为一谈。 6月16日,慈禧谕令荣禄“速派武卫中军得力队伍,即日前往东交民巷一带,将各使馆实力保卫”[4](上 p.144)。窦纳乐报告谈道:“总理衙门将这道上谕通知了各国使节,并且征求他们关于如何才能最好地驻扎荣禄所属部队的意见。”报告还谈到,清军在安排哨位时的确采纳了使馆方面的建议[3](p.94)。荣禄以媚外著称,他对慈禧的谕旨是认真执行的。 此后几天中,使馆处于清军和洋兵的双重防卫下,义和团根本无从靠近。 据外国使馆人员记载,对使馆的围攻是从6月20日下午开始,由清朝政府军发动的。 窦纳乐报告说: “(6月20日)下午四时正,清军从北面和东面开火……于是开始了中国政府军队对北京各使馆的有组织地进攻。”“他们为了要打垮及消灭我们做了三个多星期的坚决努力。……而这种努力不是利用暴徒或叛兵,而是利用中国政府有组织的部队干的。”[3](p.262、102) 比利时公使7月25日致驻天津领事密信中说: “直至本月16号,华兵尽力攻击,我等竭力抵敌。”[4](上 p.450) 美国公使致驻津领事密信中说: “华兵奋击共26日……约计施放炮弹四千有奇,枪弹数万……中国兵死约二千余名”[4](上 p.449) 他们都只谈到清军进攻使馆,而只字未提义和团进攻使馆。 从清朝官方文件看:6月30日翰林院侍讲学士朱祖谋说: “今官军围攻使馆,数日不解……臣愚以为战事不可不备而使臣不可不保。”[4](上 p.213) 7月5日御史郑炳麟奏: “连夜虽枪炮齐施而东交民巷洋兵盘踞如故,以待外援。请饬城内武卫各军,剋期迅奏肤功,犁庭扫穴,尽戮之以灭洋人之口,将来可尽诿之乱兵、乱民所为,非我所能禁御。”[4](pp.244-245) 朱祖谋主张保全使臣,“留他日转圈之机”。郑炳麟主张尽戮洋人以灭口,二人意见相反,但他们都确认进攻使馆的是清军。 义和

文档评论(0)

ipbohn9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