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同步练(带答案).docVIP

2017年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同步练(带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同步练(带答案)

2017年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同步练(带答案) 人教版必修1 第4单元 第12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第卷 一、选择题。本卷共12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日本明治时期著名的基督教思想家内村鉴三认为: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的目的,其一是“使支那惊醒”,其二是“使其与我合作从事东洋的改革。这反映出该思想家 A认识到了中日落后与先进的区别 B肯定了日本发动战争的正义性 认定了中国在战争中必然失败 D认为甲午战争的结果是平等的 2.有学者认为,纵观世界海战史,在一场海战中,一支海军舰队战死或以身殉国、尽节以终的将领占到高级指挥军官半数以上,是极为罕见的。这可以驳斥 A“清政府昏庸腐败”的观点 B“李鸿避战求和”的观点 “中国战略战术落后”的观点 D“北洋海军腐朽无能”的观点 3.下面是甲午战争期间中日双方参战士兵体格嗣查表。据此可推知 年龄 (岁) 身高 () 体重 (g) 胸围 () 呼吸伸缩差 () 肺气容量 (L) 握力 (g) 日兵 21.4 16.1 60.88 84.9 10.36 3631 41 清兵 29.8 166.6 4.7 19. 10.24 3129 31 A.清军战斗素养落后日军 B.军人体质决定战争结局 .清朝不够重视军队建设 D.清军战斗精神不及日军 4.下图是近代某条约的原影印节选。该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近代爱国志士丘逢甲曾写下一首充满忧国情怀的诗篇《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的“去年”应是 A.1840年 B.1860年 .189年 D.1901年 6.梁启超说,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陈旭麓说,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国的民族具有的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这是近代百年的一个历史转折点。由此可见,二人都认为甲午中日战争 A.有助于民族意识觉醒 B.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 .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 D.是政治近代化的开端 7.“瓜分豆剖燃眉急,扶清灭洋树大旗。”该诗句反映的历史事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洋务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8.义和团焚毁铁路火车时,“顺(顺天府)属州县中穷民,失车船店脚之利,而受铁路之害者,遂蜂起应之,约四万余人”。这种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 A义和团的排外行为得到全国农民支持 B铁路的兴建大大冲击了传统运输业 下层民众对新生产生活方式的排斥 D西方经济侵略是人民反抗的根本原因 9义和团在京津一带迅速发展,越越多的清军士兵参加义和团。各国公使眼看清政府已无法控制形势,总理衙门也“无力说服朝廷采取严厉的镇压措施”,便策划直接出兵干涉。这种状况导致了的重大历史事是 A.鸦片战争爆发 B.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甲午战争清廷失败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 10.1900年6月29日,慈禧太后在对外宣战八天后即令驻外使节向各国解释:“朝廷非不欲将此种乱民下令痛剿,而肘腋之间操之太蹙,深恐各使馆及,酿成大祸。中国即不自量,亦何至与各国同时开衅,并何至恃乱民而与各国开衅,此意当为各国所深谅。”这表明慈禧太后的意图是 A.甘心充当列强侵华助手 B.利用民众力量抵御侵略 .满足列强瓜分中国要求 D.对外求和维护自身统治 11.据《泰晤士报》报道:清末时期“有关赔款问题,……英国、法国、日本和意大利的公使们都据此提出了详细方案,……如果可能,美国、德国、比利时以及荷兰的公使们将任命一个联合委员会,对一般性原则拟出共同协定。”以上“赔款问题”最终体现在了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2.下表是中国近代参加某一不平等条约签订的部分代表名单。该条约签订后A.列强侵华势力开始深入中国内地 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D.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 第卷 二、非选择题。本卷共2小题。13~14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关于甲午战争日木教科书原稿(节选) 日清战争,是“日本作为欧美流的近代立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与中华帝国的一场不可避免的决战”。 日本统治朝鲜对英美俄国都有利。日本吞并韩国作为稳定东亚的政策得到了欧美列强的支持,对维护日本的安全及其在满洲的权益也有必要。它根据当时的国际关系原则是合法的,当然韩国国内对此有赞成、反对两种意见,部分反对者进行了激烈的抵抗。日清战争的结果是列强诸国群聚清朝,马上获得了各自的租借地,构筑了进入中国的立脚点。 ——摘编自日本“新编历史教科书之会”编写、扶桑出版社出版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原稿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该教科书原稿

文档评论(0)

wyw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