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学概论期末考试总结(2300字)
文学概论期末考试总结(2300字)
文学概论期末考试总结
一、选择填空
1.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2.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提出文学四要素的著名观点。
3.文学文化学又可以说是一种最新的文学理论形态。
4.首先是列宁用“反映”这个词说明了文学是对于生活的反映。
5.伊瑟尔提出“隐含的读者”的概念。
6.在魏晋以前,文学的文化含义是居于主导地位的。
7.查理斯·巴托作出一个意义深远的区分:诗与绘画、雕塑、音乐、艺术和修辞等纳入七种“美的艺术”之中。
8.话语的要素: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
9.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含蓄和含混。
10.文学定义: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11.精神生产的概念最初见于《德意志意识形态》。
12.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经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
13.文学创造的主题是具体的社会人。(马克思)
14.创作主体对客体审美价值的把握以感性直观为思维特征。
15.材料是文学创造的第一要素。
16.“诗意的裁判”是恩格斯评价巴尔扎克时使用的一个概念。
17.高尔基曾不无道理地把文学称之为“人学”。
18.克莱夫·贝尔提出了“有意味的形式”。
19.文学作为认识活动,以内在尺度创造艺术真实,要义是求“真”,体现为“历史理性”。
二.名词解释
1.文学本体论:文学本体论认为,文学活动的本体在于文学作品,而不是外在的世界或作者。作为本体的作品,并不是指传统理论中的内容或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而是仅仅指作品形式,即所谓“肌质”、“隐喻”、“复义”、“含混”、“语境”、“反讽”等语言学或修辞学因素。
2.话语蕴藉:话语蕴藉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有两层意思:第一,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话语蕴藉属性。第二,在更具体的层次上,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文本带有话语蕴藉属性。
3.艺术概括:简括地说,就是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和认识,以主体的审美价值追求能动介入的方式,对富有特征的事物给予独特艺术处理,从而在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基础上,创造既具有鲜明的独特个性又具有相当普遍意义、体现着一定审美价值取向的艺术形象之方法。
4.审美理想:也称美的理想,是指审美主体在长期社会实践和审美活动中形成的、由个人审美经验和人格境界所肯定的、融合了特定历史文化传统的关于美的理想观念或范型。 特征:首先,审美理想是以理念形式存在的鉴赏的原型和最高典范。其次,审美理想是直观形象与理性观念的结合。第三,审美理想是个体性与群体性的统一。
三.简答
1.文学活动发生的四种学说:巫术发生说(弗雷泽《金枝》)、宗教发生说、游戏发生说(康德)、劳动说。
2.文学活动发展的几种动力:有的人认为文学发展动力是社会风气的变化;有的人认为文学发展与时代变化密切相关;还有的则认为文艺发展动力是某种非人力可以改变的因素;还有学者从文学内部来探求文学发展动因,以为文学的发展像自然界运行一样只在于它的内在动因;另外,还有学者认为,文学的发展只是文学固有因素的不同组合引起的形态变化。
3.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表现:无功利与功利,形象与理性,情感与认识。
4.精神生产的特殊性:精神生产观念地创造对象世界;精神生产以符号活动来创造观念世界;精神生产是富于个性的自由创造活动。
5.灵感:是指形象思维中因偶然机遇的触发而产生的豁然贯通、文思泉涌、创 造力发挥到极致而写作格外得心应手的高效率状态。 特征:1、从灵感产生的情形来看:不期而至;偶然突发 2、从灵感出现后的状态来看:专注敏捷,紧张亢奋 3、从灵感的功能来看:超常独特,富于创造(怎样看待灵感?)
四.论述
艺术真实的含义;
五.评析
文学创造
一、 物化阶段产生的矛盾
(一)“手”“心”不一: 在具体写作时,作家会出现创造出的意象与构思中的形象不一致,造成心手不一,这就是意图与作品的矛盾。
(二)矛盾产生的原因: 1、主体易变性:情感/情绪/审美价值 2、构思易变性:进
行/深化/拓展 3、动机易变性:在创造过程中由于外部刺激造成创作动机的改变(三)矛盾的表现:1、意图有时不适应人物性格的发展逻辑 当作家创作的人物形象的性格逐渐成熟后,便形成自己的性格逻辑和成长轨迹,常常违背作家创作的意图按照自身的逻辑发展。2、作家创作动机中途变换作家在物化的过程中,由于
外在的刺激或从材料中发现了新的寓意,从而突破原有的创作意图而产生新的意图。
二、语词提炼与技巧运用
1、语词提炼:(1)语词提炼的内涵:是指在物化阶段作家要寻找最准确的文字符号把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金属结构工程—金属结构工程定额说明.pptx
- 演讲技能训练——教师口语.ppt VIP
- 海南省2025年高考(新高考全国II卷)真题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
- 中学美术折纸教学课件.ppt VIP
- TXEEPIA 001-2023 重点行业企业项目碳排放评价技术规范.pdf VIP
- 2025年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知识点(新教材).pdf
- 海燕出版社六年度级劳动与技术上册教案.pdf VIP
- TCWEC29-2021水利水电工程清污机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OCR).pdf VIP
- 第8课《回忆鲁迅先生》课件 (共45张ppt)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初中美术折纸教学课件.ppt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