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互)4 一 1
第l8卷 第5期 北 京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Vo1.18 No.5
1996年 l0月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 hag O L l996
PC轧机辊系变形的研究
门
王邦文 ) 胡秉军
1 北京科拄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 2】第二重型集团公司
摘要 采用分割模型的影响函数法 研究Pc轧机辊系的变形.建立起板型控制的目标量(辊缝值,
板凸度,压力分布,前、后张力横向分布)与调节量(交叉角度,弯辊力)之间的函数关系 建立一
套 PC轧机板型控制数学模型
关键词墅堕里墼,旦 垦
中图分类号 D 1746 TG 335.5 TG331 跟条
1辊系的受力分析和离散化
1.1辊系的受力分析
用影响函数法求解辊系的变形首先要正确分析辊系的受力,然后对辊系、轧制力、前后
张力进行离散和力的平衡分析.PC轧机因其上下工作辊交叉的作用,辊系的受力与普通四辊
轧机不同.在垂直方向,它的工作辊和支承辊与普通轧机相同,区别在于水平方向.由于轧
辊交叉,工作辊和支承辊产生轴向力,且随交叉角日的增加而增大 轧件对工作辊水平方向
的作用力 (力随 坐标的增大而增加,上、下工作辊轴承处的水平力F .和F :不相同.
1.2辊系和载荷的离散化
因为辊系和载荷的对称性,取辊系的一半来研究,并将其离散化,如图l所示.当f( )=q(O
— P(0,F:一F 时,其代表工作辊:当f( )=一g( ), 时,其代表支承辊.f(0和F与纵坐
标轴v方向一致时为正,=轴的原点在插入端处,即辊系的中心线位置.以此为起点,将半
板宽划分为Ⅳ 个单元,按等间隔划分,单元长度为△z=B , 泮 辊身长度划分为N个单
元,Ⅳ= 十 ,其中 =犯 一 )/2△:,各单元的位置用其中点坐标表示,即互=( 一0.5)
A=“=l,2,…,Ⅳ).同理:f(1)=f(z)Az(』=1,2,…,Ⅳ).作用在辊身上连续分布载荷可用作
用于各单元上的集中力fff1代替.
1.3辊系受力的平衡条件
Ⅳ
Ey=0 = + =Az(eosr— si )∑g(f)十
I I
对于工作辊 ∑Az[q(O(cost-/tsi~)一Cp(1)cos~)]一 =o
I996_04-23收稿 第一作者 男 49岁 副教授
·机械工业部 九五 项关项目
V01.j 8 No.5 王邦文等:PC轧机辊系变形的研究 ·455·
(bJ r-—
. j……Ⅳ
r r.
1 1 I
;\1\2 3 4··--W ll卜一 ._j
。t t t{、 、
,2
,2
3) ) f㈣ ‘霈
I『J。 I。。。。一 _一
3『4I·r}.-『 ^ ^, t-11
1 五 l 一 I_ e』2 -J
图1 PC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3,5—二氨基苯甲酸—4′—联苯酯含液晶侧链的聚酰亚胺的合成与表征.pdf
- 3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居民主要疾病患病情况变化与分析.pdf
- 3—醛基水杨酸缩氨基硫脲希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抑菌活性研究.pdf
- 4—[(N—甲基—N—羟乙基)氨基]苯甲醛缩氨基硫脲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pdf
- 4—酰基—5—吡唑酮的二烃基锡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抗癌活性研究.pdf
- 4,4′—联噻唑衍生物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抗菌性研究.pdf
- 8株鳖源变形杆菌外膜蛋白的比较.pdf
- 9Cr—1Mo—V—Nb—N钢高温变形规律的研究.pdf
- 9—钨磷酸/结晶紫超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pdf
- 21世纪图书馆编目标准——Dublin Core与MARC并存.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