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卷-附录:涉外社交礼仪基本知识.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下卷-附录:涉外社交礼仪基本知识

附录: 涉外社交礼仪基本知识 一、礼宾通则 概括来说,目前世界流行的接待通则主要有以下 12 条: (一) 维护形象。在交往活动中,每一名相关人员的一言一行,往往代 表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形象,若是对自我形象毫不修 饰,不但难言对交往对象的尊重,而且亦属失礼行为。所以我们不论是领导干部 还是接待人员,在公务活动中都应时时刻刻注重个人言谈举止、服饰仪容,不可 蓬头垢面、不修边幅。 (二) 不卑不亢。这是事关国格、人格的大是大非问题,不卑不亢同等 重要,不可偏废。既不畏惧自卑、低三下四,又不自大狂傲、放肆嚣张,而要堂 堂正正、坦诚乐观、豁达开朗、从容不迫、落落大方、一视同仁。 (三) 求同存异。求同就是遵守国际惯例,取得共识、便于沟通、避免 周折;存异就是注意 “个性”,了解具体交往对象的礼仪习俗禁忌,并予以尊重。 (四) 入乡随俗。当自己身为东道主时,通常讲究 “主随客便”;当自 己充当客人时,则又讲究 “客随主便”。接待人员必须充分地了解交往对象的风 俗习惯,无条件地加以尊重,不可少见多怪、妄加非议。 (五) 信守约定。在一切公务接待活动中,都必须认真而严格地遵守自 己的所有承诺,说话务必算数,许诺一定要兑现,约会必须准时。万一由于难以 抗拒的因素而失约,必须尽早向有关各方通报,如实解释,郑重致歉,主动承担 损失。 (六) 热情有度。待人接物热情友好要注意分寸,过犹不及。比如与人 交往的距离就分 4 种:一是私人距离,又叫 “亲密距离”,小于 0.5 米,仅适用 于家人、恋人和至交;二是社交距离,又称 “常规距离”,介于 0.5 米至 1.5 米之间,适用于一般交际应酬;三是礼仪距离,又称 “敬人距离”,介于 1.5 米至 3 米之间,适用于会议、演讲、庆典、仪式以及接见;四是公共距离,又叫 “有距离的距离”,超过 3 米开外,适用于在公共场所同陌生人相处。 (七) 不必过谦。在交往活动中涉及自我评价时,虽然不应该自吹自擂、 自我标榜、一味抬高自己,但也不要妄自菲薄、自我贬低、自轻自贱、过度谦虚 客套。 (八) 不宜先为。在交往活动中,面对自己一时难以应付、举棋不定, 或者不知道到底怎样做才好时,如有可能,最明智的做法,是尽量不要急于采取 行动,尤其不要急于抢先,冒昧行事。 (九) 尊重隐私。凡涉及客人收入支出、年龄大小、恋爱婚姻、身体健 康、家庭地址、个人经历、信仰政见、所忙何事等等,皆属个人隐私,要避免与 对方交谈时涉及这些 “隐私权”。 (十) 女士优先。在一切社交场合,每一名成年男子,都有义务主动自 觉地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尊重、照顾、体谅、关心、保护妇女,并且还要想方设 法,尽心竭力地去为妇女排忧解难。这并不代表女性是弱者,而是象尊重母亲一 样尊重女性。 (十一) 爱护环境。不可毁损自然环境,不可虐待动物,不可损坏公 物,不可乱堆乱挂私人物品。不可乱扔乱丢废弃物品,不可随地吐痰,不可到处 随意吸烟,不可任意制造噪声。 (十二) 以右为尊。在各种类型的对外交往中,大到政治磋商、商务 往来、文化交流,小到私人接触、社交应酬,但凡有必要确定并排列主次尊卑时, “以右为尊”都是普遍适用的,以右为上、以左为下,以右为尊、以左为卑,就 肯定不会失敬于人。 二、社交礼仪 (一)称呼。指的是人们在日常交往应酬之中,所采用的彼此之间的称谓 语。在人际交往中,选择正确、适当的称呼,反映着自身的教养、对对方尊敬的 程度,甚至还体现着双方关系发展所达到的程度和社会的风尚,因此对它不能疏 忽大意,随便乱用。其一,是要合乎常规。其二,是要照顾被称呼者的个人习惯。 其三,是要入乡随俗。在日常生活中,称呼应当亲切、自然、准确、合理,不可 肆意为之,大而化之。在工作岗位上,人们彼此之间的称呼是有其特殊性的。它 的总的要求,是要庄重、正式、规范。在工作中,以交往对象的职务相称,以示 身份有别、敬意有加,这是一种最常见的称呼方法。在政务交往中,常见的称呼 除 “先生”、 “小姐”、 “女士”外,还有两种方法,一是称其职务,二是对地 位较高者称 “阁下”。 进行人际交往,在使用称呼时,一定要回避以下几种错误的做法。其共同的 特征,是失敬于人。1、使用错误的称呼。主要在于粗心大意,用心不专。常见 的错误称呼有两种: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