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课改下中学语文教学模式之我见-语文-论文中心
[标签:来源]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基础教育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就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动脑,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笔者根据教育改革的目标和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究出一套适宜于发展初中学生诸多能力的教学模式——三步五法,多渠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所谓“三步五法”是指课堂结构由三大模块组成,即创设情境——自主探究——激发创新;激发创新可用五种方法,即是设疑激活——讨论求异——想象创新——质疑挑战——创新评价。“三步五法”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课堂上来,引到将要学习的内容上来,教师要善于通过创设适宜的情境,唤起学生原有认识结构中的知识和经验,激发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去解决问题,创设情景的方式有:语言描绘,如引导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相关内容,教师小结后引入本堂课内容,老师也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采用讲故事、释成语等方式引入课文;图像展示,如展示有关图片、电影片段、预制的课件;实物展示,让学生观赏;活动展示,如让学生表演等,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思维的独立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在限制的阅读时间内,完成教师所提出的学习目标和要解决的问题,这样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增强阅读的责任感,提高阅读效率,为思维创新作铺垫,然后让学生回答问题及时反馈学习情况,进一步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使其产生“内驱力”,发展创造力。
三、激发创新
激发创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课文内容和学习目的,提出创新性问题,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如在学习《故乡》一文中,为了使学生掌握本文的思想内容和社会环境,笔者结合课文内容,提问:“‘啊!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与下文的‘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是否矛盾,为什么?” 教师在教学中,允许不同意见在课堂上争论,这样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都是大有裨益的。激发创新具体操作有以下五种方法,一是设疑激活,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应设立具有创新思维空间问题,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二是讨论求异。教师应根据设置疑问进行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思维得以发散,灵活地获取知识,捕捉重要信息,产生新奇的想法,逐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和灵活性,三是想象创新。在组织学生进问题讨论时,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延伸知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四是质疑挑战。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完成学习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问题。学生能够质疑,说明他们能够通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洞察其内在本质,同时质疑能反馈学习信息。五是创新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创新成绩应作出中肯的评价,一方面为学生提出正确的创新方法,另一方面激励学生继续创新。
诚然,语文教法不是千篇一律,但是,这种方法的运用,教学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昆山市教育局教研室,江苏 昆山 215300)
【反思】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标志着我国语文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弹指间,5年过去了,小学语文在《语文课程标准》的引领下,从理论探讨到应用研究,都在不断走向深入。不可避免地,也存在着误区和不足,理应引起我们认真地反思。
1.非质疑探究不是课程改革。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时下的课程实验中,却存在片面理解其含义的现象,认为每一堂语文课都应使用质疑探究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比学习知识更重要。于是在小学语文课堂,常常可以看到老师问学生:“(读了这一段)你还有什么不懂的?“或”你懂得了什么?”接着安排学生讨论发言。老师不能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否则便是“一言堂”。殊不知,学生质疑探究的水平和态度往往不尽相同,有的可能仅停留在“这个词我不懂”、“那个句子我明白”等低层次质疑探究水平上;有的词语明明学会了,为获表扬也明知故问……我们认为,无论是“质疑”还是“解疑”,将其视为时髦,作为摆设,一律简单机械地套用,决不是真正的课程改革。
2.非分组讨论不是合作学习。师生之间通过合作学习探索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障碍,使自己和他人都获得最大的学习效果,是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部分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存在如下问题:合作过滥——有些课或有些问题根本不需要讨论合作,而教师为了表现“合作学习”这种形式,有意将这一环节加进去,浪费时间和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梁山伯与祝英台主.ppt
- 林新奇 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第6-10章.ppt
- 柳工C系列挖掘机介绍2.ppt
- 柳工小型挖掘机介绍.ppt
- 楼梯 行业书本内页.doc
- 旅游景区规划与活动设计.ppt
- 旅游者的行为规律分析.doc
- 旅游资源的开发以取得最大经济效益为目的.doc
- 曼哈顿女佣台词.doc
- 棉絮自动化项目生产线.doc
- 新人教版8年级上册物理全册课件(2024年秋季新版教材).pptx
- 2022-2025年统计师之中级统计相关知识每日一练试卷B卷含答案.docx
- Module9Module10(课件)(一起)英语二年级上册.pptx
- Unit2WhattimeisitPartALet'slearnLet'sdo(课件)四年级英语下学期(人教PEP版).pptx
- GB 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 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pdf
- 《GB 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pdf
- 西南15G701-2 混凝土结构轻质填充墙构造.docx
- 河北图集 J20J221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节能构造(一) 外墙外保温薄抹灰系统构造.docx
- 河北图集 J15J147 建筑防水构造图集(OXD、LOCA、ZPV).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