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文体特征这是一.DOC
▍教材分析
文体特征:这是一篇状物散文,属于说明性文体,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
写作手法:
首先,文章结构清晰,条理分明。全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从兵马俑的影响以及它的所在方位写起,然后介绍它的宏大规模,接下来具体分类介绍不同类型、不同个性的兵马俑,最后盛赞秦兵马俑的价值和意义。第三小节的前半句“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紧承上文,下半句“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则开启了下文,成为下文的总领。这一句在文章中起到过渡的作用,使上下文形成一个整体。
其次,文章语言准确,描写细腻。用详实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用“分类别,摹形状”的方法,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神态各异、个性鲜明。
特别是在介绍不同类型的俑时,采用了“写实+联想”的表达手法,先抓住特征进行描绘,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形象地展示出秦始皇统率千军万马、吞并六国、威震四海的雄武神威。然后根据俑的神态展开联想,使笔下的兵马俑活灵活现,如在眼前。例如对于将军俑的描写,先写其“身材魁梧”,给人以总体的感受。“头戴金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站在队伍前列”,则从穿着、动作、神情等方面具体说明。“戴”“披”“握”“昂”“挺”“站”等表示动作的词使用得很准确,使读者在头脑中可以勾出具体的样子,很形象。同时展开联想,想象将军俑昂首挺胸,站在队伍的前面,像在指挥。它们显得沉着冷静,足智多谋。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而且深深地体会到字里行间洋溢着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学情分析
学生的优势:五年级的学生有学习说明类文体的经验,这篇课文条理清楚、语言生动、描写细致。特别是介绍兵马俑的规模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描写兵马俑的两个特点都用了总分的写法,学生很容易理解。
学生的不足:实践经验和生活经验不足,虽然学生对秦兵马俑本身非常感兴趣,但它毕竟是两千多年前秦王朝的产物,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太远,这除了给秦兵马俑本身罩上了一层神秘感之外,也让学生对于它的理解与想象产生了很大的难度。
我的教学思考:采用课件能拉近时间与空间的距离,让秦兵马俑似乎一下子处在触手可及的地方。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学习课文,感悟语言,进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引发学生对于历史的思考,从秦兵马俑的身上我们到底能看到什么?引发他们的多元理解,从艺术、军事、历史功过等方面多维度地去看待兵马俑,也去看待我们的历史和文化。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紧扣关键词句,初步感知兵马俑“逼真写实、深沉雄大”的审美特点以及“千人千面”的鲜明个性。
2.学习文中的四字词语,随文理解“所向披靡、战车千乘”的含义。依托四字词语的理解分类理清文章结构,体会状物散文清晰准确、条理分明的表达脉络。
3.正视秦兵马俑,多维度理解秦俑的艺术、历史等价值,引发学生对秦兵马俑的探究欲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习文中的四字词语,随文理解“所向披靡、战车千乘”的含义。依托四字词语的理解分类理清文章结构。
教学难点:
多元理解,多维度理解秦俑的艺术、历史等价值,多角度看待我们的历史和文化。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及剪辑的视频材料。
2.学生浏览秦兵马俑博物馆网页,观看纪录片《秦兵马俑》。
▍教学流程及分析
一、新闻事件导入
1.(出示一组外国元首参观兵马俑的图片以及新闻标题),老师这里带来了一组有关兵马俑的报道,你们看。(生读新闻标题)
2.外国元首来访必看兵马俑,迄今为止,兵马俑已经接待了200多位国家元首,法国前总理希拉克说“没看过秦俑就不算真正到过中国”,兵马俑到底有什么独特的魅力,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厘清文脉
1.(出示生字新词)这些词语认识吗?
(1)开火车读。
(2)找一个最难读准的带领同学们再读一遍(相机正音:戈、拟)。
(3)找一个最难写的读一读,记一记,自己默写下来。
2.(四字词语)这篇课文的语言很有特色,运用了许多四字词语,显得句式整齐、铿锵有力,增强了表现力和感染力。
(1)战车千乘 所向披靡 惟妙惟肖(多音字)
① 这一组四字词语中都含有多音字,你能读准吗?(指名读)
② 这几个多音字在词中的意思你们知道吗?
A.“乘”古代称四匹马拉的车一辆为一乘。《春秋》言每车3人,徒兵72,加上25个辎重兵,正好100人。千乘之国拥兵10万。什么感觉?读好这个词。
B.“靡”随风倒伏。出示句子,读好句子。
C.“肖”,逼真相似。
(2)还有一些四字词语,我们连起来读读,去感受四字词语独特的感染力和气势。(齐读)
① 神态自若 神态各异 若有所思(描写神态)
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