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作为生物的社会》课件3.ppt《作为生物的社会》课件3.ppt
第三单元
第12课 作为生物的社会
1了解本文描述的一些生物的社会组织与人类的相似之处,了解作者的科学理念。
2理解本文深刻的思想、严谨的结构。
3体会本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品味优秀科普作家的文字魅力。
刘易斯·托马斯(1913-1991)美国医学家、生物学家、科普作家、美国科学院院士。毕业于哈佛医学院。一生担任过儿科学、内科学、病理学和生物学等多个教授职位,曾任纽约大学医学院院长和耶鲁大学医学院院长。最后的职位是斯隆—凯特林癌症纪念医院院长和荣誉院长。著作有《细胞生命的礼赞》《水母与蜗牛》《最年轻的科学》《聆乐夜思》《脆弱的物种》等。
一、作家简介
“社会”本指由于共同物质条件而互相联系起来的人群,而作为生物也有一定的社会组织,也和人类的社会有一些相似之处。“作为生物的社会”蕴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是强调动物生活的社会性,指动物界存在群居性的社会活动;第二层是指人类社会中应融合生物界本来的特性,生物界的集体活动应是人类行为中应该继承发扬的一部分。课文是关于生命、人生、社会乃至宇宙的思考。这个题目强调了社会的进化发展,但其活动的集体性却不可忽视,给我们许多新的启发。
二、作家作品
1970年,托马斯任耶鲁大学医学院院长时,在一次关于炎症现象的讨论会上,主办者要德高望重的托马斯来一番开场白,给会议定个基调。不知道与会者要提出什么观点,他只好随意独抒己见。讲话的部分内容大约就是《细菌》一篇。《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编辑他十分喜爱那篇讲话的格调,是就约托马斯写一组风格类似的专栏文章,每月一篇,内容自便,编辑不改一字。托马斯起初连写了六篇,便央求罢手。但此时读者和评论家已经不允许,于是,托马斯欣然生命。后来有一家出版社答应将其稿一字不易原样付梓。于是,《细胞生命的礼赞》问世了。
三、背景概览
《细胞生命的礼赞》。《细胞生命的礼赞》这本书是托马斯作为一个医学家、生物学家关于生命、人生、社会乃至宇宙的思考。思想博大而深邃,信息庞杂而新奇,批评文明、嘲弄愚见、开阔眼界、激发思索,文笔又优美、清新、幽默、含蓄。此书出版后,立即引起美国读书界和评论界的薮蠓聪,获得当年美国国家图书奖,此后十八年来由好几家出版社印了二十多版,至今畅行不衰!
四、相关链接
本文选取了独特的视角,打破禁忌,将生物的行为与人类进行比较,指出蚂蚁、蜜蜂、黏菌、鱼类和鸟类等生物在集体行动中表现出的高度的组织性,具有整体思维的特点。同时,又有对传统生物学过分强调个体行为的批判,也有对人类盲目自大、不能充分认识自身生存危机的警示。
一、主题概括
二、结构图示
1.第1段作者开篇是怎样描绘医学家举行年会的?为什么这样描绘呢?
三、文本探究
答:他们“急匆匆来回乱窜”,“碰碰触角,交换一点信息”,“像抛出钓鳟鱼的钓线一样,准确无误地向恰尔德饭店抛出一个长长的单列纵队”。这不无讽刺与幽默的叙述,看似闲笔,实给全篇定下了一个基调。
2.第2段作者说到生物学界对“人与动物相似”的观点是什么?
答:“暗示说昆虫群居的活动跟人类事务总有点联系,那在生物学界将是相当糟糕的态度,关于昆虫行为的书籍作者,通常要在序言里苦口婆心地提醒人们,昆虫好像是来自外星的生物,它们的行为绝对是有异于人的,完全是非人性、非世俗,几乎还是非生物的。”也就是说,传统生物学界认为人类社会与生物是毫不相干,甚至是水火不相容的。
3.作者在第2段摆了一个怎样的事实与观点?
答:作者提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说人类像蚂蚁可以,反过来说蚂蚁像人类,就会遭到非议,因为这是对人类至高无上的地位的挑战。但作者却不从众从俗,敢于向传统观念发起冲击。同时,作者用“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来描述人类社会行为的语言来描述蚂蚁,和文章开头的一段对比,表达了一个鲜明的观点:人类的社会行为与生物的社会行为有极大的共性,并非水火不容,而是可以互为比照的。
4.作者在谈到动物与人类的行为时,为什么多从个体与群体两个方面作比较分析?试结合作者的论述加以说明。
答:作者在谈到动物与人类的行为时,多从个体与群体两个方面作比较分析,这是因为社会与个体是相辅相成的,社会不能没有个体的参与,而对于社会性生物而言,个体也难以离开社会而生存。所以,无论是谈论人还是谈论动物,都离不开对个体与群体的分析。没有形成群体的蚂蚁,就没有太多的社会性,因而所表现出来的智慧是有限的;对于人类,没有融入社会的科研成果,不能被公众利用,也就丧失了它存在的意义。
5.课文中所描述的一些生物的社会组织与人类相比,有哪些相似之处?
答:本文所描述的一些生物的社会组织与人类的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步调一致的行动,集体协作式的劳动,有目的的行为,互相交换信息等。
6.第三部分作者指出了虽然人类比动物更具有社会性,但是我们人类却出现什么样的状况?
答:“虽然我们无论如何也是所有群居性动物中最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 沁园春·长沙》相关资料.doc
- 2_.1雨巷_教学设计_教案.docx
-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学设计7.doc
-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习题2.doc
-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1.doc
-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习题.doc
-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课件6.ppt
-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学设计2.doc
-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学设计1.doc
-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课件1.ppt
- 从银行承销视角看城投债发行有哪些变化.pdf
- 德福科技锂电PCB铜箔双龙头,高端化勇攀高峰.pdf
- 电力设备行业新型电力系统报告之四:电网发展回顾及后续展望,特高压稳步推进隐忧仍在,配网低于预期改革初见端倪.pdf
-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AIDC系列深度:海外大厂引领高压直流革命,800V产业化进程有望加速.pdf
- 电力行业5月月报:风光装机抢装进入高潮,火电电量增速由负转正.pdf
- 电子行业动态:Oracle签300亿美元大单,英伟达算力需求旺盛.pdf
- 豆神教育教育转型焕锋芒,AI教育拓疆界.pdf
- 多元金融行业寰宇通汇系列五:互联网券商Robinhood,一揽子交易提供商.pdf
- 非银金融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稳定币系列报告之一,从铸币到流通,稳定币生态拆解.pdf
- 分众传媒公司深度研究:收购扩渠道,携手支付宝打通转化链路,看好后续增长.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