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间词话》十则导学案2
《人间词话》十则
学习目标:
1 、了解王国维及著名的文学评论作品《人间词语》。?
2、学习王国维的诗歌鉴赏理论,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兴趣和能力。
重点难点:
领会王国维“境界说”中“造境”与“写境”、“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的区别与联系。
预习案:
1.(1)知人论世
①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一字伯隅,号观堂,浙江海宁人。我国近代著名的学者,清华研究院开创之初的“四大导师”之一。22岁前,在家乡接受传统教育,却不喜欢科场诗文,科举考试时,“不终场而归”。1898年后,到上海,接受西方哲学,希望借助西方哲学来解决现实人生中的困惑。1905年,王国维完成了《红楼梦评论》。1908年,开始连载《人间词话》。1912年,完成《宋元戏曲史》。辛亥革命后,政治态度日趋倒退。1923年,他欣然“应诏”北上,担任皇帝溥仪的“南书房行走”。1927年6月,北伐军进逼北京,王国维留下“经此世变,义无再辱”的遗书,投颐和园的昆明湖自尽。
②《人间词话》,王国维文艺哲学成熟的代表作。该书沿用中国传统的诗话、词话的形式,将西方的康德、叔本华、尼采的美学观念和中国固有的诗、词、曲创作的丰富材料组合,兴之所至,随感而发,形成中国诗话、词话发展史 上以“境界说”为核心的观点新颖、立论精辟的划时代论著。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深远。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2.(2)温故知新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写景的诗句,完成下列句子。
昔我往矣, ,今我来思, 。
春江潮水连海平,
稻花香里说丰年, 。
黄河远上白云间, 。
大漠孤烟直, 。
塞下秋来风景异, 。
3、自读课文,回答问题?
①、本文谈的主要对象是什么?
②围绕“境界”提出了哪些独到的观点?(你读到了什么?)
探究案
探究点一:
1、第一则
作者心中的“境界”有何意义?本则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探究点二
2、在第二则中作者说诗歌的境界可分为“造境”与“写境”,那么它们有何区别?
“造境”:“写境”:
判断下面两首诗,哪首诗的境界是“造境”哪首诗是“写境”?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探究点三
3、第三则,谈谈你是怎样理解“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
有我之境:
无我之境:
当堂检测:
1、品读: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下列境界中,哪句是“有我之境”?
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B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C“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D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指出下列诗句中加线字的妙处
春风又绿江南岸
红杏枝头春意闹
云破月来花弄影
4、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三种境界”的理解
第一境界
第二境界
第三境界
知识体系:
结构梳理:
①总纲,提出“境界”说,概括境界的意义。
②—⑥从不同角度论述“境界”问题。
⑦—⑩谈诗人的思想和艺术修养。
巩固案
1、达标反馈
阅读全文,然后回答文后各题
①下列句中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遽:匆忙,草率。
B.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蓦:马上
C.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可无大误也。
衡:衡量
D.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
豁:使……开阔
②对下列句中的“以”字与所给例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
例句:词以境界为最上。
A.北宋、五代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B.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C.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
D.白石以降,于此二事皆未梦见。
③对下列诗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满含泪眼问问春花,春花却不能回答,零乱的落花已经飘飞过秋千去。
B.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可以忍受这孤独的馆舍正紧紧关住春天的冷寒,特别是在杜鹃悲啼不停夕阳将暮的时刻。
C.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水禽已并眠在池边沙岸上,月光透过云层,花被风吹动,在月光临照下婆娑弄影。
D.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