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获得教养的途径》课件1.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获得教养的途径》课件1

赫尔曼·黑塞 [来源:Z|xx|k.Com] 赫尔曼·黑塞 赫尔曼·黑塞(1877-1962)是20世纪上半叶重要的德语作家之一,生于德国西南部的小城卡尔夫的一个牧师家庭。自幼在浓重的宗教气氛中长大,1891年,他通过“邦试”,考入毛尔布隆神学校。由于不堪忍受经院教育的摧残,半年后逃离学校。这期间他游历许多城市,从事过多种职业 。 在比较广泛地接受东西方文化熏陶之后,1904年,墨塞发表了长篇小说《彼得·卡门青特》,一举成名,从此成为专业作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墨塞的创作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醉心于尼采哲学,求助于印度佛教和中国的老庄哲学,并对荣格的精神分析产生了深厚的兴趣。他试图从宗教、哲学和心理学方面探索人类精神解放的途径。这时期的长篇小说有《克努尔普》(1916) 、《 荒原狼》(1927)和《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1930)等。这些书深受西方读者的喜爱,得到极高的评价,其中《荒原狼》曾轰动欧美,被托马斯·曼誉为德国的《尤利西斯》。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黑塞出于人道与理性,接连撰写反战文章。战后 1923年,黑塞加入瑞士国籍,这一决定使黑塞后来逃脱了德国的纳粹政权对他必然的迫害,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相对和平的瑞士使黑塞用艺术家的方式去建造一个精神空间,以此抵御战争对世界的毒化。1943年,他的巨著《玻璃球游戏》问世,这又是一部充满了自由与人道精神的作品。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他那些灵思盎然的作品——它们一方面具有高度的创意和深刻的洞见,一方面象征古典的人道理想与高尚的风格”?。? 检查预习 给划线字注音: 跋涉 沉溺 慰藉 麻痹 戕害 给予 斑斓 成语知识: 望洋兴叹: 望洋: 检查预习 给划线字注音: 跋涉bá 沉溺 nì 慰藉 jiè 麻痹 bì 戕害qiāng 给予j? 斑斓 lán 成语知识: 望洋兴叹: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比喻做事感到力量不够,无可奈何。望洋:抬头向上看的样子。 ①什么是教养? ②怎样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 是精神和心灵的完善的追求, 帮我们找到生活的意义。 在书籍中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完善自我修养。 ·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WWW.ZXXK.COM 文章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简说什么是“真正的修养”。 第二部分(2—5):论述阅读杰作的作用。 第三部分(6—7):进一步阐述通过阅读经 典作品获得教养的必要性。 第一段 : 简说什么是“真正的修养”。作者把它界定为“为了自我完善”,“找到生活的意义”,同时指出真正的修养呈现形式是“永远都在半道上”,也就是说,它是一种努力的过程,是动态呈现的。在这里,作者的意思很清楚:修养无功利目的,读书是终生任务 。 黑塞说“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又认为教养就是对精神和心灵完善的追求,这两句话 是否矛盾? 深思细读,微观揣摩 教养和修养 修养:①理论知识,技能,品德方面所达到 的水平。    ②指养成的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 教养:①教育培养 ②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养 在文中: 教养的内涵 追求精神和心灵的完善 增强和扩展自我的意识 这两句话并不矛盾。在这里“教养”和“修养”的内涵是交叉的。真正的修养不存在功利的企图,正是为了“精神和心灵的自我完善”,而“具体的目的”指的是通常所说的提高某种能力和本领。从人的生存来讲,本领和能力固然重要,但是毕竟是生存的手段,而修养或教养是生存的境界。 快速阅读二至五段,回答以下问题: 1作者为什么认为获得教养最重要的途径是研读“世界文学” ? 2、深入研读世界文学对于我们有哪些作用? 研读世界文学,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象征、幻想和理想的巨大财富。  使我们感到满足和幸福 领略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 使我们集中心智 为了完善自我,使人生充实、高尚,有意义。 3、作者提出获得教养必须以什么为前提? 4、作者为什么要提出注重“爱的阅读”? 个性或人格。 作者说在阅读中如果不重视以人为本的思想,即使可以积累某些知识,却不会产生爱和生命。没有爱的阅读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