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虚词辨析(二)也、以.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知识点——虚词辨析(二)也、以

知识点—— 虚词辨析(二) 也、以 【一、定义】 文言虚词是文言实词的对称,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不能单独充当句子语法成分,只能配合实词造句,表示某种语法关系。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五类。文言虚词在整个文言词语中只占了很少的一部分,但是作用却很大。文言文中的许多句式是以虚词为标志的,如判断句“……者……也”、被动句的“为……所……”等虚词在文言文中用的很频繁,而且解释也相当灵活。文言虚词共计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虚词辨析(二) 也、以 【二、常考虚词列举】 6个文言虚词:若、所、为、焉、也、以 虚词辨析(二) 也、以 【三、常考虚词辨析】 十一、也 (一).句末语气词,表示多种语气 1、表示判断或肯定语气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判断) ②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他是沛公的卫士樊哙。(判断) 虚词辨析(二) 也、以 【三、常考虚词辨析】 ③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判断) --廉颇这个人,是赵国的优秀将军。 ④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肯定) --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⑤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虚词辨析(二) 也、以 【三、常考虚词辨析】 --现在将“华”读为“华实”的“华”,大概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 2、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①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齐桓晋文之事》) --就是不忍看它那副恐惧发抖的样子,毫无罪过而走向受死的地方,所以用羊去换它。 ②虽杀臣,不能绝也。(《公输》)----即使杀了我,守御的人却是杀不尽的。 虚词辨析(二) 也、以 【三、常考虚词辨析】 ③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皇帝的宫车驰过,声如雷霆,使人骤然吃惊。 ④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逍遥游》) --把杯子放在那里,就会胶住,这是水浅州大的原因。 3、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相当于“呢”,单独使用或与“何”连用 ①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害怕死呀?为什么哭呢? 虚词辨析(二) 也、以 【三、常考虚词辨析】 ②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我们君王大概没什么病吧,不然怎么能奏乐呢? ③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阿房宫赋》) --(秦统一后)如果也能爱惜六国的百姓,那就可以传位到三世以至传到万世做皇帝,谁能够灭亡他呢? ④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你做雇工替人家耕地,哪里谈得上富贵呢? 虚词辨析(二) 也、以 【三、常考虚词辨析】 ⑤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梁惠王上》) --我的百姓不增多,什么原因呢? 4、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感叹的语气,相当于“啊”或“呀”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到了割下头发来对天发誓,抱头痛哭,眼泪沾湿衣襟的可怜地步,怎么那样的衰败差劲呢! ... ②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古代的人是不会欺骗我们的啊! 5、用在句末,表示祈使的语气,可译为“吧” 虚词辨析(二) 也、以 【三、常考虚词辨析】 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 ---攻又攻不下来,围又围不下去,我们还是回去吧。 ②当相与共谋之,勿令姊有穷途之虑也(《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应当一起谋划这件事,不要使姐有走投无路的忧虑。 ③毋从俱死也! (司马迁《史记·鸿门宴》) ---不要跟随(他)一切去死吧。 (二).句中语气词,表示语气停顿,以引起下文 ①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 --这种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 虚词辨析(二) 也、以 【三、常考虚词辨析】 ②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 ---他懂得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