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城市绿化树种的选择
浅谈城市绿化树种的选择
1、相关定义
1.1、碳汇的概念
碳汇从字面意思理解即为碳的汇聚。目前,对碳汇概念的界定还未形成统一的共识, 而碳汇又因为其所处的环境和碳汇的方向不同而有所区别,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林业碳汇 的内容,因此,在林业碳汇中,碳汇是指森林植被等通过生态系统吸收大气中 CO2并将 其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的从而起到减少环境中 CO2浓度的过程。碳汇主要通过固碳技术 实现,包括物理固碳和生物固碳。本文研究的林业碳汇就是生物固碳中一个重要的方式, 属于生物固碳的范畴,生物固碳是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将温 室气体储存在植物中的能力。森林固碳,作为吸收并固定空气中温室气体最环保、最有 效、最合理、成本最低、引起的相关副作用影响最小的一种方法,受到世界各个国家的 政府、企业、专家的青睐,其在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功能上,有着十分重要且无 可替代的独特效果[8-13]。 碳汇项目是一个新课题,没有模式可借鉴,目前我国正大力发展生态城市,低碳城 2 市,而生态城市和低碳城市是以林业资源为经济发展模式的城市,碳汇项目是生态林业 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机遇,在《京都议定书》的模式中建立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确 立低碳发展和清洁发展机制,在低碳发展的前提了实施造林和碳汇项目。要明确碳汇管 理的相关办法和政策,建立森林碳汇监测体系,做好相关政策调研,积极探索国内规则 下的碳汇交易机制。同时要学习试点示范,有规划、有计划、按程序、有步骤地争取试 点项目。探索完善通过市场化机制推进公益林建设与保护的相关政策及管理办法,推动 森林生态效益市场化进程,建立重工业城市与林业经济转型城市碳汇项目逐步实现国内 生态公平的原则,使林区生态保护、生态建设取得应有的补偿,推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 进程,实施林业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重要战略措施。
1.2、生态景观林的概念
生态景观林(Ecological Landscape Forest),又称生态风景林,是符合风景林要求 设计的具有专门防护功能的林种,即兼有防护功能的风景林,是生态公益林的一种特 殊成分 [1-5] 。生态风景林不同于一般的防护林,也不同于城市中心区的园林景点(它带 有很大的人工雕琢色彩和受空间和周边环境条件的限制)。生态风景林不受空间大小、 周边环境的限制,讲究紧凑、随意、镶嵌、多变,虽有人工设计而又不露其痕迹的自 然美、和谐美,是最富有创造天地的林种 [6] 。目前,生态景观林一般被认为是城市森 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城市山地背景林,以城市为中心向外辐射不同层次、不同类 型、不同功能为城市服务的森林整体 [7] ,具有调节气候、环境保护、水源涵养、水土 保持、防风固沙、观赏游憩、美化城市等方面的作用 [8] 。生态景观林建设,一方面要 考虑植物配置的适地适树和群落组成、结构与功能的多样性和相对稳定性,使植被具 有持续稳定的生态效益;另一方面通过利用树种的生物学特性进行色彩和层次上的群 落配置,加上一些森林景观的营造,使林相展现出季相变化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达 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 [9] 。 生态景观林与风景林、游憩林、防护林、环境保护林等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风景林同样也是按照森林分类经营的需要划分出来的一种生态公益林,但一般认为风 景林是具有较高美学价值并以满足人们审美需求为目标的森林的总称 [10-11] ,是具有较 高观赏价值的植物群落,是风景旅游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景观的重要组成 部分 [12] 。游憩林同风景林相比其内涵要大得多 [13] ,它是指具有适合开展游憩的自然条 件和相应的人为设施,以满足人们娱乐、健身、疗养、休息观赏等游憩需求为目标的 森林。森林风景的美学价值是森林游憩功能的基础,包含在游憩价值之中,着重的是 森林的可及性 [14] 。防护林是保护和改善人类生活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国土保安等需 求为主要目标,包括农田防护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固沙林等,其功能是改 善生态环境,没有考虑游憩及景观的需求 [4] 。环境保护林指以分布于城镇、村庄、医 院、疗养院、工业区等以净化空气、改善环境、防止污染、减低噪音为主要目的的森 林 [15] 。而生态景观林是在上述几种林分类型上的再发展,追求生态效益与审美价值的 高度统一,是兼生态功能和景观效果为一体的森林林种。
1.3、绿量概念的提出
随着生态城市理论的提出,我国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在上海和北京率先开展了 园林植物生态功能的量化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新的绿化评估概念”绿量 (Green quantity)”,但对其涵义的诠释不同地区有所不同,有的指城市绿化覆盖 率、绿地率;有的指环境,认为是环境标志(Environmental Label)也是生态标志, 绿色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