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交互装置历史观
1、相关定义
1.1、FACTS的定义
e Ae Transmission system,中文为柔性交流输电系统,这 个概念是由美国电力学者N.GHrNGORANI于1986年首先提出的。在1994年 FACTS的创始人在CIGRE(国际大电网组织)会议上明确指出:FACTS为采用 电力电子技术和其它静态控制器来提高系统可控性和功率输送能力的交流输电 系统。我国电力专家何大愚先生经过分析研究和总结,给FACTS下了个比较精 确的定义: FACTS是除了HVDC以外的所有安装应用于电力系统各环节中的且 作用于交流输电系统的各种电力电子控制器及其协调组合进行控制的技术。 FACTS技术目前已经进入”成型期”,被专家预测为现代电力系统中三项 具有变革性的前沿课题之一,是实现电力系统安全、经济、综合控制的重要手段。
1.2、BCI 的起源与定义
自古以来,人类与外界的交流都是在人类大脑思维的控制下通过人体的各生 理系统(如神经系统、肌肉系统等)以及人体的外周器官(如发音器官、运动器 官等)来完成的。而对严重神经损坏或肌肉瘫痪患者来说,运用传统思维?神 经?肌肉方式来控制外部设备也是不可能的,更不必说 “直接用大脑去控制装 置”。但是近年来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尤其是脑科学)和信息处理 技术的发展,人类直接通过思维来实现与外界的交流,甚至是通过思维直接控制 外界事物的设想已经不再是梦想。人类距离这一目标也已经越来越近,在这个过 程中,脑-计算机接口(BCI)是目前得到广泛关注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BCI 技术 也已经成为康复领域研究的热点。 按照第一届国际 BCI 会议对 BCI 的定义是”:脑-计算机接口是一种不依赖于 正常的由外周神经和肌肉组成的常规大脑输出通路的通讯系统” [1]。简单的说, BCI 实质上就是通过人类大脑的信号推断人的想法或者意图,进而在人脑和计算 机或其它电子设备之间建立一种不依赖于常规大脑输出通路的直接联系,使人们 可以通过思维来直接控制计算机或外部设备[2]。
1.3、交互的定义
交互并非是现代社会全新的理念。《诗经 国风》中就有:”投我以木瓜,报 9 之以琼琚。交互是一种社会性行为,例如握手交谈等公共行为活动。主要有感 官、情感与理智交互等形式。随着计算机科学体系的发展,交互创作又可以定 义为利用数字技术参与创作过程的艺术。 数字装置艺术的交互主体非单个,必须为用户与计算机的双向交互,作品 对用户心理与行为造成影响的基础上再反馈到计算机上。这种交互主体一般是 观众与数字装置、观众与艺术家、观众与观众之间的相互作用。6 作品的交互过程中存在着不止一种交互方式,感官交互、运动系统交互、 心理系统交互等,而且这种交互方式不是单方面的信息传递,而是有反馈的双 向信息传递,包括指令性的信息发送和回复传递,或者判断性的信息互动反馈 传递。由于观众交互控制不同,会导致结果的不可预知性,输入信息有所不同, 结果也是各不相同。每个人个体差异性及交互即时的情绪状态不同等,即便相 同交互结果带给观众也会有不同的心理体验。首先是互动的信息输出的不可预 知,导致互动结果的不可预知,观众个体的差异性致使互动时的方式各有不同, 输入的信息有所不同,导致最终作品呈现的效果也会各有不同;另外一个是指 信息输出带给观众不同的感受,就每个人的生活数字装置艺术是创造一个虚拟 与现实并存的时空,观众参与其中体验、欣赏的双向交流模式。
1.4、群众概念辨析
接下来将通过从对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与西方”群众理论”分别进行系统 地分析,试图分析出”群众”在不同语境中的差异,弄清楚这些差异,才能搞 清楚”群众”的一般含义与特殊含义,这有助于对下一步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的分析作好理论基础。 一、中国古代民本思想 在中国的古代是没有”人民群众”这个概念的,人民:”最早见于《孟子 尽 心下》: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其含义就是指百姓。”群众在《辞 海》的解释是:”大众。见于 :宰制万物,役使群众。”人民群 众这一词在古代是以”民”的概念出现的,因此国内的学者大多是以”民本” 这个范畴来概括与这类命题相关的重民的政治思想。”民本”也就是以民为本, 源于《尚书》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和《春秋毂梁传》中”民者,君之本 也”的缩写。”民本”、”重民”一直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但是 它的目的也只不过是为了维护君王的利益与权力,并不是做为权利的主体。尽 管如此,古代中国的”民本”、”重民”思想仍有许多精华之处,如如何向”民” 学习,如何与”民”相处等思想对当代中国共产党要求群众基础,坚持群众路 线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各个时期都非常重视”民”的思想,夏、商、周时期是 8 中国民本思想的萌芽时期,那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英语)新概念第二册笔记.doc
- -------上海浦东机场二期布线工程.PDF
- .-论以物抵债性质与物权变动关系.doc
- .03120440周宇论文三稿.doc
- .1中国风电行业发展国际化概述.doc
- .M-独立住宅建筑设计报告书.doc
- .Missyou咖啡馆空间设计.doc
- .《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人物艺术手法异同.doc
- .《商战之电子商务》观后感.doc
- .《天骄圣地鄂尔多斯》节目策划书.doc
- 《GB/T 4340.2-2025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 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pdf
- GB/T 4340.2-2025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 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340.3-2025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 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pdf
- 《GB/T 4340.3-2025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 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pdf
- GB/T 4340.3-2025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 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pdf
- 《GB/T 45284.1-2025信息技术 可扩展的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 第1部分:框架》.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5284.1-2025信息技术 可扩展的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 第1部分:框架.pdf
- GB/T 45284.1-2025信息技术 可扩展的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 第1部分:框架.pdf
- 《GB/T 45284.5-2025信息技术 可扩展的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 第5部分:人脸图像数据》.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5284.5-2025信息技术 可扩展的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 第5部分:人脸图像数据.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