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海海上丝绸之路纪录片创作规划
1、相关定义
1.1、国外纪录片概念的确立与创作活动
纪录片概念要到 1930 年逐渐由格里尔逊确立起来,但是在此之前有还有一位 在先锋理论指导创作的实验电影创作者——吉加 维尔托夫,他对纪录片的贡献莫 过于在其著名的先锋电影理论”电影眼镜”为指导下的先锋性实验创作。维尔托夫的 创作实践并不长,1917 年投身于莫斯科电影委员会,1922 年从事《电影真理报》 的编辑制作,并以”三人会议”的名义在这前后发表了关于”电影理论”的散文诗文体 的宣言,我们也无法排除他在那个时代对于机器的崇拜——关于认知主体电影眼 镜的那种超越于人类自我本身之上的超自然的”神”的存在。在他的宣言中表现出了 所创电影类型与故事电影的对立,在他们看来外国电影是”技术上花哨的电影剧的 活僵尸”,在宣言中他将纪录片形式与虚构的故事片对立起来,尽管没有提出相对 完整的纪录片理论,但也足以使我们将维尔托夫视为纪录片样式的创始人。维尔 托夫的作品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主题明确,带有部分实验色彩的影片,如《在 7 世界六分之一的土地上》(1926 年)《热情——顿巴斯交响曲》(1931 年)《关于列 宁的三之歌》(1934 年)。在今天看来,这部分作品相当于诗意性质的纪录片,提 供相对较少的信息,更多的篇幅用于情绪的渲染;另外一部分作品则是纯粹实验 性质的,如 1924 年制作的《电影眼镜》,1928 年制作的最为著名的《带摄影机的 人》以及《第十一年》等。这些作品没有明晰的主题,没有完整的叙事,影片中 展示了大亮的拍摄、蒙太奇技巧以及先锋理论的反传统观念,这些得到了西方媒 体的高度评论,但在当时的苏联却遭受到了无情的批判。伴随列宁时代的结束, 斯大林时代的到来,官僚体制进一步膨胀,对于剧本内容与政治性要求相一致, 拍摄计划和预算相一致的要求,与维尔托夫从生活中获取素材的创作理念格格不 入,1934 年不到 40 岁的维尔托夫便不再发表宣言和制作实验电影,并逐渐淡出了 人们的视线。虽然维尔托夫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在纪录片崛起的 20 世纪 50 至 60 年代,”电影眼镜”这一理论却被让 鲁什作为了的”真实电影”流派了理论依据。 英国的约翰 格里尔逊最早在电影领域里对纪录片进行理论性的表述,他在英 国开办了纪录学校,培养了一批纪录电影人才,制作出许多优秀电影,成为 “英 国纪录电影学派”代表人物,被称为英国的”纪录电影之父”。对电影《战舰波将金 号》的艺术重构被他称为”一部美化了的新闻片”,并由此开始了对纪录片的探索道 路;与弗拉哈迪结交,看过他的影片之后确立了他对电影的信心:”电影在把握环 境、观察生活和选择现实场景方面的能力,可以用于一种新的、有生命力的形式 中。”并由此开始用”纪录(文献)”一词对这一电影形式进行命名,并对其做了初 步界定:是那些”对时事新闻素材进行了创造性处理”的影片。在 20 世纪 30 年代, 纪录片的纪实美学思想也在悄然发芽。过去在文学里的现实主义、自然主义逐渐 演变为现代主义,并且充实在新闻报道、纪实文学的创作实践当中,大量的新闻 记者变身为纪实作品作家。纪录片纪实美学的诞生,与前面一直提到的先锋主义 创作实践是分不开的,先锋电影的实践者试图通过摆脱喜剧和文学对影像的束缚, 以此凸显电影自身的媒介特性,将电影作为一门新兴艺术的纯粹形式,因此也就 不难理解在这一理论下的作品,如鲁特曼的《柏林,一个大城市的交响曲》,莱日 的《机器的舞蹈》,伊文思的《桥》《雨》 都试图用运动或节奏来凸显影像的 重要性。在摄影艺术方面,由于技术的进步,小型徕卡照相机的问世,让抓拍成 为了可能,并出现了”文献摄影”,由此来描绘摄影技术的进步。在现实主义并未与 文学分离的在社会主义国家,例如苏联,现实主义被奉为了教条,并且现实主义 的意义被加强,所以在当时维尔托夫的的作品中,很难真正向前迈进走出关键性 的一步,当时的影像只能是为社会主义政治服务的媒介手段。可以说现实主义与 文学的分离,现代主义以及先锋理论指导下的创作实践,共同合力催生了纪录片 这一特殊形式。格里尔逊在自己的电影生涯中,不断去践行自己在英伦议会政治 8 中的社会民主主义立场,”我是电影为讲坛,我自觉地以一个宣讲者的方式来利用 它”是对他最好的诠释。1929 年,格里尔逊导演的第一部也是人生中唯一一部作品 《漂网渔船》绕过商业制作系统,在伦敦电影协会上放映。影片在剪辑上参照了 《柏林,一个大城市的交响曲》,以期有效地构建影片的实效和节奏,节奏蒙太奇 和隐喻蒙太奇在这里得到充分的展现。影片共分为四部分,出海、下网、收网、 出售。为了增强故事本身的戏剧性,在第二和第三部分的结构设置上,使用纪实 素材进行蒙太奇的虚构,交代了下网和收网水下鱼群的景象。在这里使用了合理 的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