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平县鲁布革乡当别布依族村文化变迁初探_0.doc

罗平县鲁布革乡当别布依族村文化变迁初探_0.doc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罗平县鲁布革乡当别布依族村文化变迁初探_0

罗平县鲁布革乡当别布依族村文化变迁初探 1、相关定义 1.1、理论基础与概念 (一)理论基础 教育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与社会的人口、物质生产、政治、文化等 各方面都有密切的关系,同时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又是相互影响的、相互作用的,尤其是 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更为密切。文化人类学家认为:教育是人类社会文化传承方式每一个 社会或民族都有自己文化传承的内容与方式,文化传承就其本质而言不仅是一个文化过 程,而且更是一个教育过程。在各级教育中,幼儿教育起着奠基作用,幼儿期是学习的 敏感期,是儿童语言、感觉、自我意识、数概念等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在文化传承过 程中,要特别重视幼儿教育,而幼儿期的教育主要是在家庭中进行的,因此家庭教育尤 其是早期家庭教育至关重要。理论依据主要有: 1、发展心理学理论 现代发展心理学尤其是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认为,个体的认知发展在连续中呈现出 阶段性的特征,其中存在一些危机时期,或称为临界期、关键期、敏感期。敏感期理论 认为,人的学习有一个最佳的时期,错过这个时期,再进行补偿学习,则难以达到良好 的效果。印度、法国等狼孩、猪孩的例子充分证明了人类学习关键期的存在。 2吴铎、张人杰著.教育社会与社会[川.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版,第218页. 现代心理学也认为人格的健全与否在3岁左右就奠定了基础。可见,幼儿期(3一6 岁)是一个人良好人格形成的极为重要的时期。按照心理基础的条件反射原理,从无到有 新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比起改造并重建的条件反射不仅容易建立,而且也不容易消退。 幼儿的人格特征的形成也是这样。良好人格的塑造就是要在幼儿头脑中形成一系列有关 良好道德品质、行为习惯、行为规范等的”条件反射”联系。幼儿头脑中这方面的条件 反射联系还属”空白”,所以在幼儿教育中加强良好人格的塑造就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如 果在早期教育中加强了良好人格的培养,先入为主,那么就容易使幼儿形成一些深刻的优 良人格特征,不容易消退,有利于幼儿的成长。相反,如果忽视良好人格的培养,或者培养 方法不当,那么在幼儿身上就会形成一些顽固的不良人格,甚至病态人格,长大后也不容 易改变。 2、文化与人格理论 关键期不仅是儿童的身体 、智力发展、语言发展、情绪发展、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 重要时期,儿童在特定的社会文化互动中逐渐由自然人发 人或称为”文化人”。心理人类学家米德(Margaret Mead) 就精辟地指出:”人类本质确有使人难以置信的适应性,他们对于不同的文化可以精确地 恰当地分别做出反应,所以不同文化中个体间的差异也和同一文化中的个体之间的差异 一样,几乎无例外地受各种条件的影响,尤其是童年的早期经历。而各种条件又是受文 化所决定的。可见,两性之间的标准化人格之差异就是由有规律的文化所产生的,每一 代的男女都会被他们所处的文化环境影响,陶冶其个性,并使之合乎要求。”而家庭是个 体化的起点,父母是儿童接受社会化的最初媒介。首先是社会的价值观和传统的行为方 式通过家庭由父母传递给儿童。其次是父母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的影响,这既包括父 母训练或教导子女时所持有的知识、情感和行为意图,也指父母实际采取的行为与做法, 对子女的重要影响。再者,家庭的气氛、父母双方的关系也对子女人格形成发生很大影 响。此外,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子女的成就动机也有密切联系。 3、文化生态学理论 文化生态学理论主要分析和研究了各种文化生态环境及其生态因子对文化的作用及 影响以及文化对生态环境的反作用。简言之,文化生态学是研究文化与周围生态环境之 间相互作用规律和机理的科学。教育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必然会与生态环境之间 相互作用,而任何一个民族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之中的,所以民族教育一定是在 生态环境中进行并与之相互作用。 社会生态环境与民族教育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地理环境与民族生态:这其中包括人种与生态的关系、民族的产生、 发展与 生态的关系;自然资源与生态的关系; (2)、物质生活方式与民族教育: 交通文化等与民族教育的关系 (3)、社会组织结构与民族教育: 地理环境与民族文化、民族心理的关系。 主要指民族的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居住文化、 社会组织有各种类型。如经济组织、政治组织、 文化组织、和综合性组织,这里主要涉及家庭、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1、社会变迁简单说,即是文化行为模式、 村落、社区等组织与民族教育的关系。 结构等各方面的变化。在社会学意义上, 泛指一切社会现象的变化 会变化的结果。3 又特指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既指社会变化的过程,又指社 2、文化传承简要地说, 就是教育者对文化的传授和受教育者对文化的继承。人 ,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A]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21 4赵世林.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论

文档评论(0)

wyw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