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镁与甲基蓝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及其应用_0
镁与甲基蓝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及其应用
1、相关定义
1.1、共振光散射基本概念和技术特点
光散射是电磁辐射与物质间相互作用的一种表现形式。瑞利散射(Rayleigh scattering,RS)是一种散射波长等于入射波长的弹性散射,是尺度远小于入射光波长 的粒子所产生的散射现象。其散射强度受入射光波长、溶液折射率的波动值、溶液浓度 以及散射粒子的大小等因素影响[7]。共振光散射(Resonance light scattering,RLS) 是 指当瑞利散射接近或位于分子吸收带附近时,电子吸收光频率与散射频率相同时,电子 会发生共振而吸收能量并产生再次散射,这一过程称为共振瑞利散射[8-10]。其散射强度 比单纯的瑞利散射提高几个数量级[11]。由于 RLS 信号强度不再与λ 4成正比,其散射光 谱特征与吸收光谱有关,不同吸收光谱的分子会出现彼此不同的 RLS 光谱特征和相应的 RLS 峰,因此 RLS 法较单一的 RS 具有更好的选择性;研究发现,RLS 法对于大分子非键 作用非常敏感[12],有利于对生物大分子的反应过程的研究、表征以及测定;与此同时, RLS 强度和光谱特征受到离子缔合反应的影响,离子缔合反应是通过疏水作用、静电作 用等作用完成的[13]。因此,RLS 技术被用在痕量的药物、金属、非金属、有机化合物和 生物大分子等方面的测定。 共振光散射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的优势日渐突出[14],主要表现在: - 2 - (l)仪器基本结构简单,功能一目了然,易于操作和检测。选择合适的激发和发射 通带宽度,令△λ=0,则 RLS 光谱可通过普通的荧光分光光度计上获得[15]。仪器光源使 用高亮 LED 替代即可,有利于该技术的推广使用和普及; (2)灵敏度高。用于微量分析灵敏度可达 10-9g; (3)拓宽了探针的范围:该技术可适用于一些无荧光的探针、无颜色变化的有机及 无机试剂探针,与分光光度法和荧光分析法相比,应用范围更宽[16]。 凡是有利必有弊,RLS 分析技术也存在缺陷,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本体溶液信号难以提取,选择性差:由于被分析物和共存干扰物质的信号难以 区分,因此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受到影响; (2)干扰成分多,抗干扰能力及重现性差:动态光散射、Dyndall 散射和荧光等成 分通常都包含在所测得的 RLS 信号中,并且散射信号强度受共存物、折光指数、离子强 度、温度、介质极性、溶液的 pH 和入射光强度等多种因素影响,并且易受外来因素干 扰[17]。 (3)油溶性试剂使用不便:目前该技术在油溶性试剂中使用不便,研究和应用主要 集中于水溶液中,这将会在生物体中具有互不相溶性的主、客体之间的相互识别方面的 研究遭遇限制和瓶颈[18][19]。
1.2、共振散射光谱法的基本概念和优缺点
由英国物理学家瑞利(Lord John William Rayleigh)研究提出瑞利散射(Rayleigh scattering,RS),其散射能力与光波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波长愈短的电磁波,散 射愈强烈[13]。共振光散射(Resonance light scattering,RLS)指当散射光频率接近或 等于散射分子吸收电子的频率时,其散射能力将不在与光波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 同时伴随着散射强度的急剧增高[14],这种现象将称为共振光散射。由于共振光散 射不再与光波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所以其散射分子吸收电子的频率将直接影响 共振散射光谱的特征,因此共振散射光谱法比瑞利散射具有更好的选择性;通过 1 研究发现,共振光散射对大分子具有非键作用[15],当与大分子发生离子缔合时, 还表现出电荷转移作用、静电作用和疏水作用[7],表现出极高的灵敏性,为共振散 射光谱技术测定生物大分子、药物及痕量物质打下了基础。 通过在分析检测领域对各种分析方法的比较和研究,发现共振散射光谱法在 实际应用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操作简单、快速。 用共振散射光谱法对样品进行检测,只需要在荧光分光光度计上设置合适的通带 宽度和相等的激发、发射波长进行同步荧光扫描即可[16];(2)高灵敏度。随着基 因工程和蛋白质组学的发展,通过共振散射光谱法对样品的检测已达到 10-9g,在 分析检测领域对物质的痕量检测寻找了很好的途径;(3)检测范围宽,在荧光分 析领域,共振散射技术作为后起之秀比分光光度法和荧光分析法有更宽的检测范 围,可以应用于一些无荧光的探针以及作为无机探针,为光谱检测增加了一种有 效的检测方法[17]。 在共振散射光谱技术拥有很多有点的同时,也伴随着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 一下几个方面:(1)重现性较差。通过共振散射光谱法测定物质所得到的信号中 不全部是共振散射信号,还包括 Dyndall 散射等,这些信号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