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docVIP

关于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 ? 单亲家庭子女就像他的家庭一样,总是残缺不全的,由于缺少完整家庭的爱,导致出现心灵创伤,精神压力增大。有的往往性格孤僻,心境忧郁,意志薄弱,自由散漫,缺乏进取心,学习较差,破罐子破摔。为全面了解班级单亲家庭子女的成长、教育情况,有针对性地研究如何开展对单亲家庭子女进行教育的工作,我采取个别访谈、观察归类等方式,对班级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作了专题调研。 性格分类 人数 百分比 厌学渺茫 32 35.96% 抑郁孤独 40 35.96% 放任逆反 50 62.92% 多疑、嫉妒 42 47.19% 报复 15 26.97% 情绪压抑 54 60.67% 紧张焦虑 27 30.34% 怯懦自卑 50 ?56.18% 缺乏进取心 15 16.85% ??? 一、统计调查 我对我校处在单亲家庭的学生作了调查统计,每班40人左右,大致有18-23人属于这一群体,并且发现他们之中表现不好、成绩较差者占85%,在校表现较好、学习成绩中等或中等以上者占5%,其余10%人属于不优不劣之类。 ? 另据各班主任统计,造成单亲家庭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离婚现象增多。? ????二、成因分析? ??? 从以上数据中我们看出这一群体的学生很大一部分存在“问题”,通过各位班主任对这一群体的深入了解,找寻到了其出现的主要原因。? ??(一)家庭原因 ? 1、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需求和健康状况。长期以来,父母之间的争吵、打骂;孩子被当成“出气筒”,稍不如意就拳打脚踢;孩子供养、教育等问题上的互相推诿;失去家庭的温暖,得不到完整家庭的父母之爱等等。给孩子精神上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2、单亲家庭教育功能弱化。单亲家庭中的父母一方既要承受来自各方的精神压力,又要承担沉重的家务,对其子女的关心和教育显得力不从心,造成了家庭教育缺欠的实际存在。特别是在农村单亲家庭中,多数家长常年外出务工,孩子托付给家中的长辈,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等抚养。监护人本身文化素质较低,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式方法,不具备对孩子进行家教的能力,因此孩子在这种缺少教育和关爱的环境中生活,出现了空虚、惶恐不安等孤僻古怪的性格以及比较极端的对人处事态度。  3、单亲家庭经济出现危机。由于大部分单亲家庭都是一个人承担抚育和教育子女的责任与义务,除了少数家庭生活富足以外,绝大多数家庭经济都十分困难,难以支付教育阶段的所需费用。造成孩子的自卑、抑郁及焦虑,甚至产生仇富心理。 4、单亲家庭中的不良引导。 (1)情感暗示过多。很多家长不断向孩子强化单亲家庭的种种弊端,给孩子传递不正常的思维方式,使孩子也认为自己是不正常的。 ? ?(2)一味排斥对方。很多夫妻离异后,抚养方就不愿意让对方与孩子接触,有的甚至干脆搬迁到对方找不到的地方,让孩子不能与之相见。有的在孩子面前把对方贬低的一无是处,向孩子灌输敌对情绪。 ?? (3)过分溺爱孩子。溺爱是很多家庭的通病,单亲家长表现往往更明显。他们总觉得对不起孩子,因此,孩子有任何要求,无论精神上还是物质上,都无条件满足,甚至认为只要为孩子赚更多的钱就是对孩子负责。?使孩子的价值取向、人生态度出现偏颇。?? (二)社会原因 1、外界对离婚的错误认识和不正确的处理态度。 来自周围人的言语刺激、嘲讽甚至谩骂,完全可以使一位处于成长阶段的幼苗损伤或夭折,给孩子幼小的心灵埋下了不良的种子,致使这一群体的孩子不愿与朋友、亲戚、家人有过多的接触,始终将自己封闭起来,安全感严重缺失。长期以往,会使单亲家庭的孩子产生严重的孤独、苦闷感,甚至出现报复的心理。 2、不良书刊、娱乐场所的诱惑。 对于单亲家庭的子女来说,社会上的不良诱惑对他们更有吸引力,在他们孤独的心灵深处,社会上处处都有他们的“老师”:电视机、录像机、游戏机、麻将室、台球室、OK厅等地方的这些“老师”,比讲台前的老师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有更大的影响和作用。 3、社会上少数坏人的教唆。 没有家庭温暖、社会关爱的孩子无处倾诉自身的苦闷,宣泄自己的情感,在失去生活信心的时候,如果遇到社会上的闲杂人员,甚或是犯罪分子,他们会不管不顾,任意听从恶人的安排和摆布。一旦走向犯罪道路,会深陷其中,很难悔改。 (三)学校原因 1、学校对这一群体重视程度不够。一部分学校未能针对此种现象作以深入研讨,探究教育,采取帮助孩子的行之有效的办法;没有完全意识到这类孩子的心理教育更为关键,对教师这方面的培训和指导也远远不够;也没有能够与孩子的家长进行长期的联系、沟通。 2、班主任老师与单亲家庭的孩子心灵沟通不深入。一部分班主任因为工作繁琐冗乱,整日疲于完成处理来自方方面面的日常工作和突发事件,不能积极地与这类孩子的家长及时联系,彻底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和导致的根源,使问题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