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虎、布里亚特蒙古族游牧文化内涵探析.PDFVIP

巴尔虎、布里亚特蒙古族游牧文化内涵探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巴尔虎、布里亚特蒙古族游牧文化内涵探析 孟和乌力吉 (内蒙古大学 蒙古学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1) 摘要:在内蒙古高原东北部呼伦贝尔草原上定型的巴尔虎、布里亚特蒙古族游牧文化在其漫长的草原社会时空变迁中逐 渐具备生态性、开放性、人文性、、稳定性、地域性、民族性等独有特性。本文从民俗学、人文地理学、地域文化等视角 入手,在阐述巴尔虎、布里亚特蒙古族民间文学和游牧文化各种存在形式、外在现象、社会功能过程中,考察和探索了其 背后的结构涵义及存续动因。 关键词:巴尔虎;布里亚特部;蒙古族游牧文化;探析 中图分类号码:G127 文献标识码:A 一、 巴尔虎、布里亚特蒙古族游牧文化历史渊源 巴尔虎部(Bargu)和布里亚特(Buriyad)部是居住在内蒙古高原东北边缘地带的古老蒙古部落。 曾在贝加尔湖东岸长期游牧,后来因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而迁徙到今天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大兴安岭 以西的巴尔虎草原、锡林郭勒盟南部察哈尔沙地及丘陵、黑龙江齐齐哈尔市、青海、新疆以及俄罗 斯布里亚特共和国等。在蒙古国东方省“达什巴勒巴尔县、巴彦栋县、巴彦乌拉县居住着布里亚特 蒙古族,在古尔班扎嘎勒县和呼伦贝尔县一带(也)居住着巴尔虎蒙古族和乌珠穆沁蒙古族。”[1] 额尔古纳河和呼伦湖以东,大兴安岭西麓五陵以西的地势平坦,河流纵横、水草丰美的大片高 平原就是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呼伦贝尔市典型草原主体部分位于巴尔虎蒙古族三个 牧业旗境内,而且由于布里亚特蒙古人人口比例较低、分布范围小、行政划分层次不高,因此呼伦 贝尔草原也可叫做巴尔虎草原。巴尔虎草原向西延续到蒙古国东方草原,并与其连成一片。位于这 片世界罕见的温带草原周围的肯特山海拔高度为 2000m,贝加尔湖湖面海拔 455m 左右,中心地带的 呼伦湖湖面海拔 540m 左右,呼伦贝尔草原地区平均海拔 700m。这片地势平坦的典型草原及附近低 山丘陵地带的特点是广阔、天然、土地肥沃,气候条件相对好,适合于从事畜牧业生产,从而奠定 了游牧社会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内蒙古自治区地理》里写道:“呼伦贝尔高原,地处于内 蒙古高原的东北部,大兴安岭北段西麓。在第三纪初期已呈起伏不大的准平原形态,并于喜马拉雅 运动时发生断裂与挠曲,东、西部隆起为低山和丘陵,中央陷落堆积成深厚第四纪砂砾沉积层的宽 浅谷地平原,地面十分平坦,有‘砂质平原’之称。地势东南高,略向西北倾斜,海拔 600—800 米。 地表水系发育,水资源比较丰富,天然草场优越,植被是以羊草和针茅为主的草甸草原与典型草原, 是我国最好的天然牧场和重要的牧业基地。”[2] 呼伦贝尔地区最初见诸史籍的民族是东胡。公元前 209 年,东胡族被强大起来的匈奴击败。匈 奴建立草原奴隶制政权时,呼伦贝尔为左贤王庭辖地。公元 1 世纪,在大兴安岭北部丛山密林中游 猎的东胡的后裔鲜卑拓跋部,走出森林山地,南迁“大泽”,在以呼伦湖为中心的呼伦贝尔草原发 展了游牧经济,壮大了民族实力。呼伦贝尔为鲜卑部落联盟东部的辖地。隋唐时,呼伦贝尔为部分 室韦部落驻地。唐代曾设室韦都督府进行管辖。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后,对蒙古草原实行“领户 分封制”, 大兴安岭以西地区由左翼万户长木华黎统治。1214 年,成吉思汗将蒙古草原东部分封 给四个弟弟和德薛禅家族。岭西地区是其大弟合拙·哈萨尔和二弟合赤温·额勒赤及德薛禅家族的 封地,岭东是其三弟贴木哥·斡赤斤的封地。元朝创立行省制度,当时呼伦贝尔诸王的封地没有纳 入行省,仍保留诸王封地的建制。1288 年,岭东划入中书省泰宁路和辽阳行省山北辽东道,岭西划 1 入岭北行省和林路辖。明朝,呼伦贝尔地区由奴尔干都指挥使司下设的一些卫、所管辖。大兴安岭 以西地区由斡难河卫、坚河卫、哈剌孩卫及海喇儿千户所等管辖。 在古老的“拔野古”(巴尔虎部最早称呼)时期,狩猎和游牧经济是巴尔虎诸部落支柱产

文档评论(0)

ldj215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