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国际及国内胃肠道息肉的内镜治疗新进展.ppt

2014年国际及国内胃肠道息肉的内镜治疗新进展.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年国际及国内胃肠道息肉的内镜治疗新进展

出血  在手术操作过程中或手术后均可发生出血。 出血可为轻度、中度或大出血。 轻度出血:仅见创面轻度渗血或缓慢溢出,可自行停止。 中度出血:上消化道息肉切除后可表现为呕血或黑便;大肠息肉切除后可表现为排出鲜血便,应积极行内镜下止血,多数经内科及内镜治疗可止血。 大出血者可出现休克,内科及内镜治疗无效,应紧急外科手术控制出血。 内镜下息肉治疗术后的并发症 穿孔  常由于电流强度过大,通电时间过长,视野不佳或内镜及圈套器位置不恰当,即强行切除息肉或因圈套器破损,机械损伤胃肠壁所致。小穿孔可通过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输液并给予抗生素治疗。内科治疗无效或大的穿孔,应立即转外科手术治疗。 内镜下息肉治疗术后的并发症 灼伤 电切时,若电极或电切圈套器安放位置不当,或圈套器附近有导电的粘液,或息肉较长倒挂,均可引起电流分流灼伤附近正常黏膜组织。电灼伤一般仅表现为浅表溃疡,偶可造成贯穿性电灼伤甚至穿孔,应予以重视。 内镜下息肉治疗术后的并发症 溃疡  息肉摘除后,切断面为坏死凝固物,形成的溃疡 多数在2~4周内愈合 其他  高频电切治疗贲门息肉时,可发生左侧膈肌痉挛,并在心电图上出现心肌缺血性改变,此可能为高频电流影响膈神经以及局部高温传至心脏所致,所以贲门区息肉电切时须小心,必要时予心电监护。 内镜下息肉治疗术后的并发症 单个腺瘤性息肉切除,术后第1年随访复查一次,如检查阴性者则每3年随访复查一次。 多个腺瘤切除或腺瘤大于20mm伴有不典型增生,则3~6个月随访复查一次,阴性则为1年随访复查一次,连续两次阴性者则改为3年随访复查一次,随访复查时间不少于15年。 胃息肉切除术后随访 《结肠息肉切除术后结肠镜随访指南》 对于具有高危因素( 包括: 腺瘤数目≥3 个、高度非典型增生、绒毛的形态或腺瘤≥1 cm) 的患者推荐每3 年进行1 次结肠镜随访。 对于低危患者( 1 或2 个直径小于1 cm的管状腺瘤且没有高度非典型增生) 可以每5~10年进行1 次随访。 对于具有普通风险的增生性腺瘤患者只需要进行10 年1 次的随访即可。 肠息肉切除术后随访 Company Logo LOGO 胃肠道息肉的内镜治疗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李教授 内容 胃肠道息肉的简介 适应症和禁忌症 内镜下息肉治疗的方法 术后并发症 术后随访 胃肠道息肉的简介 胃肠息肉是指胃肠黏膜隆起局限性增生凸起到腔内而形成的过度生长的组织,其大体表现、组织结构和生物学特性可各不相同。 发病原因很多:主要与家族遗传因素、炎症及其它慢性刺激、种族、饮食成分(高脂肪、高动物蛋白、低纤维素)等因素有关。 胃肠道息肉的分型 Morson的组织分类:分为肿瘤性、错构瘤性、炎症性和化生性四类。 根据息肉数目:分为多个与单发。 根据有蒂或无蒂:分为有蒂型、亚蒂型(广基型) 、扁平息肉 根据息肉所处位置:分为食管息肉、胃息肉、小肠息肉、大肠(结肠和直肠)息肉等,其中以胃和大肠息肉最为常见。 根据息肉大小:0.5cm以内为微型,0.5~2.0cm为小型,2.0~3.0cm为大型,3.0~5.0cm为特大型,不仅能反映息肉的良恶性的可能性,同时判断内镜切除的可能性及难度。 胃肠道息肉的分型 山田分类(以胃息肉为例): 山田将胃内隆起性病变按其形态的不同,不论其性质分为四型, I型:呈丘状,隆起的起始部较平滑而无明确的境界; Ⅱ型:呈半球状,隆起的起始部有明确的境界; Ⅲ型:有亚,蒂隆起的起始部略小,形成亚蒂; Ⅳ型:有蒂,隆起的起始部有明显的蒂部。 胃肠道息肉的分型 很高的恶变倾向 恶变机会不高 增生性息肉 错构瘤性息肉 炎性息肉 管状腺瘤 绒毛状腺瘤 混合型 肿瘤性息肉 胃息肉 非肿瘤性息肉 胃肠道息肉的分型 占胃息肉的 10%-25% 其发生率随年龄而增长 ,男性比女性多见( 2:1 ) ,好发于胃窦部 多数为广基无蒂的扁平腺瘤 ,或蒂粗而短 ,较少为有蒂,或呈乳头状( 绒毛状 ) 组织学分类( 按 WHO 分型 ) 常伴有明显的肠化和不同程度的异型增生,癌变率很高 ,达 10%-20% ,其中尤以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最高。 管状 乳头状( 绒毛状 ) 管状绒毛状混合型 腺瘤性息肉 胃肠道息肉的分型 ● 息肉越大, 癌变率越高(2cm,4.6倍) ● 息肉数目越多,癌变率越高; ● 息肉的病理类型中腺瘤绒毛成分越多,癌变率越高; ● 带蒂的腺瘤样息肉癌变率较低,而广基腺瘤样息肉癌 变率较高; ● 直肠息肉癌变率较高 胃肠道腺瘤性息肉容易癌变,被认为是胃肠道癌前病变 胃肠道息肉的分型 黑斑息肉综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