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析大学生在乒乓球运动中运动损伤的成因
1、相关定义
1.1、相关概念界定
1.4.1 运动塑身1.4.1 运动塑身 在现代汉语大词典中,对运动塑身这一概念没有相关界定。通过 CNKI 学术定义搜索, 5 也没有找到关于运动塑身这一概念的相关定义。本文分别从塑造、身体等相关概念界定来 把握运动塑身这一概念。”塑造”的本意是用泥土根据某人的形状造像,属于雕塑范畴。 根据本文研究的需要,拟将”运动塑身”定义为:把运动作为一种手段,通过运动这 种方式燃烧脂肪,形成”S”曲线,塑造完美身材,打造优雅姿态,以给人留下美好的视 觉表象。
1.2、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焦虑2.1.1 焦虑 焦虑是指人内心的不安、恐惧、困扰和紧张的感受,有时还伴有生理上的 不适,如心跳加速、肌肉紧张、呼吸急促、胸闷、淌汗、恶心、不思饮食、注 意力涣散、尿频、失眠等现象。这是最常见情绪反映,其主要特征是恐惧、紧 张、忧虑、担惊受怕;或面临具有威胁性的事件,感到迷惑和无助,犹豫彷徨, 无所适从;或者焦躁不安,性情急躁,仓促决断,贸然行事,从而贻误良机或 酿成大错。它会妨碍人的智力的发挥,降低人的适应能力。焦虑通常情况下与 精神打击以及即将来临的、可能造成的威胁或危险相联系,主观表现出感到紧 张、不愉快,甚至痛苦以至于难以自制,严重时会伴有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的 变化或失调。[1] 焦虑不同于紧张,紧张是人体在精神及肉体两方面对外界事物反应的加强。 好的变化,如结婚、生子;坏的如离婚、待业,日久都会使人紧张。紧张的程 度常与生活变化的大小成比例。紧张使人睡眠不安,思考力及注意力不能集中, 头痛,心悸,腹背疼痛,疲累。普通的紧张都是暂时性的。突发性的紧张是一 种恐惧感。持续性的紧张是一种焦虑感。短期的紧张情绪可以使人亢奋或躁动、 活动力增加、身心能量损耗较快。长期的紧张情绪会导致忧郁或烦闷情绪、身 心能量耗竭、免疫力下降、思考与记忆力减退。长期的紧张情绪,严重的可导 致焦虑症、抑郁症甚至自杀等恶性事件。[2] 焦虑的特点和强度是由处于焦虑状态的个体自我感知的,斯皮尔伯格 (Spielberger)的《状态-特质焦虑量表》可以间接的评估焦虑状态,并提供 清晰的数据支持。并且是广为采用的、信度、效度、区分度较好的通用量表。 5 第 2 章 文献综述 特质焦虑和状态焦虑 卡特尔和斯皮尔伯格等认为,焦虑是由两种独特的因素所构成,即状态焦 虑和特质焦虑。 状态焦虑是一种暂时、波动的情绪状态,状态焦虑是在某种情境才发生的焦 虑,这种焦虑与自己过去失败或不愉快经历有关,或与自己的不自信有关,属 于一种状态不自信。它是个人的主观感受,并且随着所处的应激状态的不同而 产生的强度也不同,是处于随时变化过程中的。比如一个人在面临对自己有所 挑战、有所难度的事情或情景时,就会不自主的表现出紧张、出汗、逃避行为 等现象。[1] 特质焦虑是一种很稳定的个性特征,是焦虑的倾向。也就是说,无论什么 人在什么时候、何种状况下都会表现出来的一种状态,可以认为它是心境,即 稳定的情绪表现状态。特质焦虑是在长期的生活中养成的,是一个人多次面临 具有挑战性的事件中表现出的焦虑稳固化的结果。如果一个人具有很高的特质 焦虑,那么他在从事任何事情时都会出现相应的状态焦虑水平。这种状态不以 当时的条件为转移的,只有通过长期的训练培养才能降低这种焦虑水平。比如, 一个人的平时表现是易紧张、担忧、对任何事都抱着忧心,那么他的特质焦虑 就是较高的;但是另一个人平时表现是沉着稳重、情绪波动起伏不大,那么他 的特质焦虑就是相对较低的。[2] 躯体焦虑和认知焦虑 Liebert 和 Morris 共同拓展了焦虑的概念,他们首先提出焦虑可能包括认 知—忧虑和情绪—唤醒两种成分。Endler、Davidson 和 Schwartz 等人也分别发 现了焦虑的这两种成分,后来这两种成分就被称为躯体焦虑和认知焦虑。 躯体焦虑是焦虑在外性的反映生理方面的特征,它直接由自发的唤醒引起, 通过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手心出汗、肠胃痉挛以及肌肉紧张表现出来,出现 行为表现延迟、逃避或回避等自我保护行为。 认知焦虑是焦虑的认知性特征,由对内外刺激的评价引起,是含有担忧和 干扰性的视觉表象成分的一种不愉快感受。但是研究者经研究发现,躯体焦虑 和认知焦虑虽然拥有独立的概念,但在实际的不同的情境,两者可能会发生共 6 第 2 章 文献综述 同的变化。[1] 将焦虑分为躯体焦虑和认知焦虑具有重要的功能意义。经研究表明,在完 成认知任务时,认知焦虑比躯体焦虑表现出更强的负相关,显示出认知焦虑对 认知任务的影响更为重要。在完成运动任务时,躯体焦虑比认知焦虑表现出更 强的负相关,显示出躯体焦虑对运动任务的影响更为重要。
1.3、运动性心理疲劳的概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