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资料-针灸节要.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5 明·高武撰··针灸节要 建档:中国医药学院附设医院 张永贤副院长 书目 1=标题= 素问十二卷 世称黄帝岐伯问答之书,及观其旨意,殆非一时之言,而所 述,亦非一人之手, 刘向指为诸韩公子所着,程子谓出战国之末,而其大略,正如礼记之萃於汉儒, 而与孔子子思之言并传也。盖灵兰秘典五常正大六元正纪等篇。 无非阐明阴阳五行主制之理,配象合德,实切於人身,其诸色脉病名, 刺治要, 皆推是理以广之,而皇甫谧之甲乙,杨上善之太素,亦皆本之於此,而微有异同, 医家之纲法,无越於是书矣。然按西汉艺文志,有内经十八卷,及扁鹊白氏二内经, 凡三家,而素问之目乃不列,至隋经籍志,始有素问之名,而指为内经。 唐王冰乃以九灵九卷牵合汉志之数,而为之注释,复以阴阳大论托为师张公所藏, 以补其亡逸,而其用心亦勤矣。惜乎朱墨混淆,玉石相乱,训诂失之於迂? A 引援或至於未切,至宋林亿高若讷等,正其误文,而增其缺义,颇於冰为有功。 1=标题= 难经十三卷 秦越人祖述黄帝内经,设为问答之辞,以示学者,所引经言,多非灵素本文, 盖古有其书,而今亡之耳!隋时有吕博望注本不传,宋王惟一集五家之说, 而醇疵或相乱,惟虞氏粗为可观,纪齐卿注稍密,乃附辩杨玄操。吕广, 王宗正三子之非,周仲立颇加订易,而考证未明,李子野亦为句解,而无所启发, 近代张洁古注後附药,殊非经义,王少卿演绎其说,目曰重玄,亦未足以发前人之蕴。 ○滑伯仁氏取长弃短,折衷以己意,作难经本义。 1=标题= 九 式 平半寸,长一寸六分,其头大末锐,其病热在头身宜此。 员 其身员,锋如卵形,长一寸六分,肉分气满宜此。 锋如黍粟之锐,长三寸五分,脉气虚少宜此。 锋 刃三隅,长一寸六分,泻热出血,发泄痼病宜此。 俠 一名铍 ,末如剑锋,广二寸半,长四寸,破痈肿,出脓血。 员利 尖如毫,且员且利,中身微大,长一寸六分,调阴阳,去暴痹。 毫 法象毫尖,如蚊虻喙,长三寸六分,调经络,去疾病。 长 锋如利,长七寸,痹深居骨解腰脊节奏之间者。 燔 一名 ,长四寸,风虚合于骨解皮肤之间者。 明 四明 高武撰 述 1=标题= 卷一 2=标题= 难经 3=标题= 一 补泻 七十八难曰: 有补泻,何谓也?然补泻之法,非必呼吸出内 也。 纪曰:呼尽而内 ,吸而引 者为补吸则内 ,呼尽出 为泻,此言补泻之时, 非必呼吸出内而已,然知为 者信其左,不知为 者信其右。 纪氏曰:然知为 信其左者,以左调右,有馀不足,补泻於荥俞也。 不知为 者信其右,但一心用 ,不知以左调右也。 当刺之时,先以左手厌按所 荥俞之处,弹而努之,爪而下之,其气之来, 如动脉之状,顺 而刺之,得气,因推而内之,是谓补。动而伸之,是谓泻。不得气, 乃与男外女内;不得气,是谓十死,不治也。 滑氏曰:弹而努之,努读作怒,爪而下之,掏之稍重,皆欲致其气之至也。气至指下, 如动脉之状,乃乘其至而刺之,顺,犹循也乘也。停 待气,气至 动,是得气也。 因推 而内之,是谓补,动 而伸之,是谓泻,此越人心法,非呼吸出内也。 是固然也。若停 候气,久而不至,乃与男子则浅其 而候之卫气之分, 女子则深其 而候之荣气之分,如此而又不得气,是谓其病终不可治也。 篇中前後二气字不同,不可不辨,前言气之来如动脉之状,未刺之前, 左手所候之气也。後言得气不得气, 下所候之气也。此自两节,周仲立乃云: 凡候气,左手宜略重,候之不得,乃与男则少轻其手於卫气之分以候之, 女则重其手於荣气之分以候之,如此则既无前後之分,又昧停 待气之道, 尚何所据为补泻耶。 六十九难曰:经言虚者补之,实者泻之,不虚不实,以经取之,何谓也? 然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当先补之,然後泻之,不虚不实,以经取之, 是正经自病,不中他邪也。当自取其经。故言以经取之。 滑氏曰:灵枢第十篇载,十二经皆有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假令肝病虚,即补厥阴之合。 曲泉是也。实则泻厥阴之荥,行间是也。先补後泻,即後篇阳气不足,阴气有馀, 当先补其阳,而後泻其阴之意,若於此义不属,非阙误,则羡文也。不实不虚, 以经取之者,即四十九难忧愁思虑则伤心,形寒饮冷则伤肺,恚怒气逆则伤肝, 饮食劳倦则伤脾,久坐湿地,强力入水则伤肾,盖正经之自病者也。杨氏曰: 不实不虚,是诸藏不相乘也。故云自取其经。 七十六难曰:何谓补泻?当补之时

文档评论(0)

8101453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6004414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