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课《词五首》第二课时.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5课《词五首》第二课时

课后练习研讨 《渔家傲》所写的塞下风景“异”在哪里?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异在:“衡阳雁去”、“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通过对塞外萧条、凄凉特有的风景描写,表达了词人忧国思乡之情。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 词五首 增城市新塘镇第二中学 语文科 关振强 第二课时 2007年.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上阙四句中有两句通过人物的外在行为来写主人公的内心哀愁,请将它们找出来。 (2)下面两个句子都写了“愁”,请简要说出它们在内容和写法上的不同之处。 ①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②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 ①用比喻、夸张表现凄苦忧愁重得连船都载不动,形象可感地写出了“愁”之重 ②用比喻(设问、夸张),将无形的“愁”比作有形的“一江春水”永流不尽,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愁”之多。 范仲淹 一、作者回顾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他的代表作《岳阳楼记》,写于他被贬谪的1046年,而就在他被贬谪的前4年(1040年),他还在塞外征战。 作为有政治抱负的范仲淹,面对边塞的荒凉和艰苦,是一种怎样的感情呢? 范仲淹 这首词是作者在西北边塞军中所作。词中表现了他决心守边御敌的英雄气概,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及战士们的思乡忧国之情。 二、写作背景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范仲淹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三、自主诵读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塞下: 边界要塞之地。 千嶂: 崇山峻岭。 勒: 指刻石记功。 燕然未勒: 化用窦宪“勒石燕然”的典故。(东汉窦宪追讨北匈奴,在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返。 寐: 睡。 四、词句理解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 秋思 【宋】范仲淹 秋天到了,边塞的景物与江南迥然不同,大雁过早向衡阳飞去,毫不留恋。风吼、马嘶,同号角声连在一起,构成塞下特有的声音。夕阳西下,暮霭沉沉,座落在群山中的小城城门早已关闭。 乡思涌起,然而浊酒一杯消不散万里乡愁。但边患未平,燕然未勒,功业未成,没有办法回去。夜深寒重,寒霜满地,羌笛悠悠,将军和征夫们难以入睡,白发轻染双鬓,不觉早已热泪盈眶。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渔家傲? 秋思 【宋】范仲淹 笔记: 衡阳雁去、边声连角起、千嶂孤城、长烟落日 衡阳雁去:秋天边塞的大雁向衡阳飞去,表明塞下天气极寒冷,与词人的家乡大不相同。 边声边角起:风吼、马嘶,同不断起伏的号角声混在一起,构成边塞特的声音。 千嶂孤城、长烟落日: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在暮霭沉沉,夕阳西下时,紧紧地关闭了城门。(表明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笔记: 五、词句研析 上阕写景,描写了边塞秋季奇异的风景。异—— 渲染边塞的悲凉、战事紧张气氛。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 秋思 【宋】范仲淹 笔记: 下阕抒情,主要写边防将士戍守生活的艰苦,抒发思乡报国之情。 “浊酒一杯家万里” 极写边关与家乡相距遥远,思乡之情只好借酒消愁了。“浊酒”可见生活的艰苦。 “燕然未勒归无计” 引用典故(东汉大将窦宪追击匈奴,燕然山刻石记功)来抒发报国之志,写出了作者为国立功的远大抱负,同时也是对戍边将土的激励鼓舞。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写实。月光皎洁,满地如霜,远处不时传来悠扬的羌笛之声,使戍边战士思念故乡,无法入睡。 渔家傲范仲淹 上阕写景 边塞秋季奇异的风景 衡阳雁去 边声连起 千嶂孤城 长烟落日 渲染边塞的悲凉、战事紧张气氛 下阕抒情 异 家万里- 归无计 羌管悠-霜满地 燕然未勒 抒发思乡报国之情 泪 借景抒情 苍凉悲壮,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