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析股票销售员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相关定义
1.1、物业服务的概念
物业管理和物业服务是对同一行为从不同角度进行的描述。物业管理是从物 业服务企业作为民法上的管理人对物业进行管理的角度说的,强调物业服务企业 对物业的管理;物业服务则是从物业服务企业为业主提供服务的角度说的,对物 业的管理是替业主管理的,最终是为业主提供服务的。二者具有统一内涵,所以, 这里的”管理”不可以理解为具有”命令一服从”性质的行政管理。 我国《物业管理条例》颁布之前4,人们给物业服务下了各种不同的定义。《物 业管理条例》的颁布,使物业服务的定义明确了,即我国《物业管理条例》第2 条规定:本物业管理条例所谓物业服务,是指业主通过选聘物业服务企业,由业 主和物业服务企业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约定,对房屋及配套的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 进行维修、养护、管理,维护相关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和秩序的活动。由此可见, 该定义规定物业管理的对象是物业,服务的对象则是人,对物业的管理是其表象, 而为业主提供服务应是建立该制度的最终目的。我国《物业管理条例》的规定, 明确了物业服务是以服务为其主旨,也就对某些物业服务者凌驾于业主之上,动 辄损害业主利益给予了彻底地否定,还物业服务以本来面目。尤其在《物权法》 中,把物业管理称为物业服务,更加明确了在物业服务行为中,双方当事人是平 等的服务与被服务的民事主体,而不是管理与被管理的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 间的关系。
1.2、物业纠纷的概念
物业纠纷是物业服务企业和业主及物业的使用人等之间因物业服务权利、义 务而产生的纠纷。根据我国民法学原理,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 财产关系。物业服务性质决定了物业服务方面的纠纷是典型的民事方面的纠纷, 适用民法来调整。 第二节物业纠纷的特征和分类
1.3、行政合同争议解决机制的定义、特征和功能
(一)行政合同争议解决机制的定义 法律救济指的是一种法律制度,它是国家通过裁决社会上的争议,制止或矫正侵 权行为,从而使合法权益遭受损害者能够获得法律补救。由此,有学者认为,行政 争议解决机制是法律救济的一种,它是指国家通过裁决行政争议,制止或矫正侵权行 为,从而使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获得补救的法律制度。早我比较赞同此 观点。因此,行政合同争议解决机制,应是针对行政合同双方当事人履行合同所产生 的消极后果进行的一种法律补救,它是行政合同双方当事人在受到对方的不法侵害时 所享有的全部救济途径和救济手段。而不仅仅是一些学者认为的,行政救济”是行政 相对人在受到行政主体的不法侵害时所享有的全部救济途径和救济手段。”既使作为 拥有行政权力的行政主体,其也有受到不法侵害的可能,在其受到不法侵害时,它代 表的公共利益同样需要法律的保护,而不能因为行政主体在行政合同中处于强势地 位,行政相对人处于弱势地位,就对行政主体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听之任之。 (二)行政合同争议解决机制的特征 在行政合同中,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权力时由于种种原因,难免会给行政相对人 合法权益造成不法侵害,行政相对人也可能在一定情况下不严格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 合同内容,侵害了行政主体代表的公共利益。所以迫切需要建立健全相关的行政合同 争议解决机制,制定解决各类行政合同侵权行为的程序、方法和遵循的原则等,用法 律的强制力来约束和控制行政合同制度的签订、履行等事项,有效制止、纠正违法和 不当的行为,以此补救行政合同当事人被损害的合法权益。 行政合同争议解决机制的内容决定了行政合同争议解决机制应具有以下几方面 的特征: 1、以行政合同争议的存在为前提 行政合同争议解决机制产生和存在的基础应当是行政合同争议的存在。任何解决 。参见刘恒《行政救济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7页。 参见张锋《行政救济初探》,载《法学杂志》1989年第2期。 刘恒:《行政救济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7页。 l8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机制的产生和建立都是由于争议的存在,解决机制的作用是用来解决处理争议的,它 不会脱离争议而独立存在,没有争议的存在,就不会有相应的解决机制。在实践中, 行政合同在具体运用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大量的行政合同争议。为了解决这些争议, 保护行政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必须建立行政合同争议解决机制。 2、任何一方当事人认为其合法权益受到了不法侵害,均可启动争议解决机制 ,无论是在普通的民事活动中,还是在有关行政法律关系的活动中,合同当事人的 合法权益都有可能被另一方所侵害,这里的侵害在法律上是不是真正成立,在审判过 程中要依据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和相关法律法规做具体分析。但只要一方当事人认为其 合法权益受到了另一方的不法侵害,而且其与另一方当事人之间确实存在行政合同关 系,就可以启动行政合同争议解决机制。因为任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浅谈电子商务在中国旅游业的应用.doc
- 浅谈电子商务在中国旅游业的应用_0.doc
- 浅谈电子商务在中国酒店业中的应用.doc
- 浅谈电子商务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doc
- 浅谈电子商务在企业管理方面的创新.doc
- 浅谈电子商务在我国国际贸易中的应用.doc
- 浅谈电子商务在西昌市新富通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的运用问题和对策---.doc
- 浅谈电子商务审计风险和对策.doc
- 浅谈电子商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及其发展趋势.doc
- 浅谈电子商务对厦门地区的影响及对策.doc
- 2025年成都市玩偶生产荧光涂鸦互动玩偶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成都市海绵生产用于体育馆室外运动场地透水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天津市体操鞋企业团建运动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溶洞极限运动(速降)场地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涵洞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体育场馆设施扎带安全防护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牦牛育肥产业园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旅拍宠物陪伴拍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进口食品节庆主题快闪店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洗选厂尾矿综合利用产业化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