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美国中部地区农村职前教师培养计划研究
1、相关定义
1.1、相关概念说明
(一)农村 在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人们对”农村”这一概念的认识是 有差异的。社会是不断发展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这一概念的内涵也会有所变 化。美国学者比勒尔等人认为:”在美国早期历史上,农村一词指的是人口稀少、绝 对面积不大、比较隔绝、以农业为主要经济基础,人民生活基本相似而与社会其它部分、 特别是城市有所不同的地方。” 然而,随着美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农村经济结构和 生产方式的不断调整,城市和农村社区的界限在美国变得日益模糊,传统上对”农村” 这一概念的理解也必将要有所变化。 目前,美国在区分农村和城市时主要有三种分类方法,比勒编码法(Beale Codes)、 城市编码法(Metro Status Codes)和地点编码法(Locale Codes)。其中受到普遍认同的分法 就是比勒编码法(Beale Codes)。比勒编码法是由美国农业部经济研究署成员卡文 比勒 制定的,因此取名为比勒编码法。这是一套以城市化程度及与城市地区的邻近程度来划 分城市与非城市地区的一套划分标准。比勒编码法将地域分为 9 类:前三类地区指的是 周沛.农村社会发展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3. 6 那些人口在 25 万和 100 万之间的城市县郡;接下来的四类是指那些在城市周围,人口 在 2 500 和 25 000 之间的地区;第八和第九类地区,是指那些人口在 2 500 人以下,靠 近或不靠近城市的地区。这两类地区被定义为”农村”。 美国农业部经济研究署的这种定义与美国人口普查局(U.S. Census Bureau)对农 村的定义不谋而合。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定义,”农村就是居民少于 2500 人的聚居 地”。 据联邦统计局统计结果显示,这些农村地区的总人口是 59 061 367 占美国总人口 的 21%。美国 31.3%的公立学校、超过 21%的学生生活在这些地方。这一范围涵盖的区 域对美国主流社会来讲是偏僻的、陌生的,其主要特征是贫困。 以上对”农村”的界 定不仅使农村地区的特征更加明确,而且在美国也被大多数人所认可,故本文采用这一 定义。 (二)教师培养计划 教师培养计划,在英语中用通常用”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或”Teacher Training Program”来表示。”Program”一词,也有的中国学者将 其译为”项目”。但是笔者认为用”计划”一词更为贴切。虽然”Program”也有”项目” 的意思,但是在国际上,更多的是把(project)译为”项目”。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培养计划”与我们通常意义上所理解的”研究生培养计划” “大学本科人才培养计划”中的”培养计划”并不是同一概念。在我国,”培养计划” 是与”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相似的概念,它是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计划和 实施方案,是学校办学思想、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知识结构要求的具体体现,是学校 组织和管理教育教学过程的主要依据,是学校对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价的基础性 文件,也是指导学生选课的主要依据和建立教学管理制度的基础。 它通常是以文字形 式呈现的。 而在美国,”教师培养计划(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则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是为了使师范生和在职教师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通过目标的设定、知识和信息传递、 技能熟练演练、作业达成评测等流程进行的一种有组织的训练行为。它与我们所熟悉的 “教师教育”一词是等同的概念。 Ann Mcclure.Small districts are focusing on recruitment strategies and distance education to employ highly qualified teachers[J].District Administration,2006(10):68. ② 傅松涛,杨彬. 美国农村社区基础教育现状与改革方略[J].比较教育研究.2004(9):47.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关于本科生培养计划管理的若干意见[Z].教学管理文件,2006:108. 7
1.2、() 信息素养的概念及内涵
息已经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 的因素,信息技术也广泛地应用到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当中,信息素养成为了信息 时代人类文化素养的一部分,对于学习者开展信息教育、培养学习者的信息意识和信息 能力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1.信息素养的基本内涵 (1)信息素养的概念 进入信息时代以来,信息素养已经成为人类文化素养的一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略论抗战爆发前国民政府地经济备战.doc
- 略论李白诗歌中地性格矛盾.doc
- 略论清末新政地失败原因及对当今地启示.doc
- 略谈西汉王朝对关中地经营.doc
- 病理学笔记-2.doc
- 癌症患者的.PDF
- 百度移动应用推广投放操作手册1登录.PDF
- 百思维云关通结转平台操作使用问与答.doc
- 的修改》征求意见稿简介.PDF
- 的文字差异.PDF
- 2025年成都市玩偶生产荧光涂鸦互动玩偶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成都市海绵生产用于体育馆室外运动场地透水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天津市体操鞋企业团建运动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溶洞极限运动(速降)场地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涵洞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体育场馆设施扎带安全防护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牦牛育肥产业园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旅拍宠物陪伴拍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进口食品节庆主题快闪店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洗选厂尾矿综合利用产业化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