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美国英雄形象在不同文本中的呈现——以《贝奥武夫》为例
1、相关定义
1.1、自我的定义:或曰无止境的命名
中的”自我” “自我”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在不同层面上有着不尽相同的内涵。要考查昆德 拉对自我的探寻和呈现,首先需要对自我的含义本身进行梳理。而自我是哲学的基 本问题之一,哲学对”自我”的探讨也有着漫长的演进历史。从古至今,各个时代 各个国家的哲学都以某种形式关注着有关自我的问题。从西方著名的戴勒菲神谕”认 识你自己!”到东方老子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以自身 为对象的思想是万古不没的。”到近代黑格尔”认识自己的心灵,这是多么费力的一 件事。”,无数哲人从未停止对”自我”的追问和探寻。虽然”自我”这个概念是从 近代才开始清晰,但它所包含的广阔内涵早已世代绵延。 伴随着人类精神之旅的展开,”自我”以或隐或显的形式渗透在哲学思考当中。 古代哲学中个体自我意识虽然已经呼之欲出,但尚处于没有苏醒的朦胧状态,所以 希腊哲学缺少自我概念,而这个概念对于近代哲学来说则是基础性的。许多著名的 哲学家通过自己的独特思索来解答有关自我的种种疑问。昆德拉对自我的思考和表 现离不开之前整个哲学史上自我概念发展变迁的累积。如前所述,就近代之前的整 个古代哲学而言,”自我”并不是一个明见的论题。面对在古希腊阿波罗神庙前殿的 墙上刻有的神喻或曰箴言”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塞克斯 都、普罗提诺、奥古斯丁、费其诺都曾从不同角度做出一定的阐释,但是并未深入 到自我的内核。在这段漫长的光阴中,人类的”自我意识”还处于沉睡之中。经历 了艰难的孕育和萌芽,直到近代才苏醒。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是这一苏醒的标 志,也是哲学史上自识理论的奠基。他对自我意识的形成以及自我形而上学的形成 意义非凡。笛卡尔首先表明”自我”存在的确立。”我存在着,我生存着,这是确然 的。”他认为”自我”是”一个思维的东西”,就是”精神(mens)、心灵(animus)、 智慧(intellectus)、理性(ratio)”。 2 英国经验主义的代表人物洛克则强调人格或 自我的同一性。他认为”意识是永远与当下的感觉和知觉相伴随的,而且,只有凭 借意识,人们才对他自己是所谓自我(self)。” 3 在洛克的概念中,人格与自我是基 本同一的(此处自我为 self,不是 I 或 ego)。 哲学史上许多对自我的探讨都伴随着或者说引伸到自身意识与反思的层面。自 4 身意识使自我的自身认识成为可能,而自身意识本身又是通过反思而被发现的。这 也是昆德拉呈现自我的方式。贝克莱将自我作为精神实体,进一步提出”存在就是 被感知”。此时,英国经验主义已经走向极端,带有唯我论与主体主义的色彩。贝克 莱在某种程度上扩大了”自我”的内涵和意义,他认为”作为实体的精神或心灵既 是一个自我意义上的主体,也是一个引发并包容所有观念的基质。自我既是主体, 也是基质。” 4 在他看来,自我也就是我所直接地或者说直觉地知道的东西。贝克莱 的观念虽然带有极端的态度,但也体现了彻底精神,他对自我概念的含混定位对此 后的理论探讨起到一定的反思作用。休谟的思想就体现了对自我的怀疑,他放弃自 我的确然性,认识到自我的可疑性。对于自我的同一性和单纯性,提出了质疑,以 印象或感知的间断性来论证自我的可疑性。历来有许多哲学家对自我这个概念本身 提出怀疑,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更多的哲学家还是坚信 自我的存在。比如康德,他认为”人可以在他的表象中具有自我,这使他无限地区 别于在地球上生活的所有其他生物。” 5 的确如此,拥有自我,是人类独有的生存特 质,是每个人不该丢失的财富。也正是在这个前提下,才能开展与之相关的一系列 探讨。针对自我概念探讨的困境,康德提出了自我同一性问题的解决方式:即区别 经验自身意识与纯粹自身意识。这一方法通过区别和划分进一步澄明了哲学中的自 我概念。 在关于自我的哲学探索中,费希特是一位重要的人物。他提出的先验自我发生 学理论,极富原创性,对此后欧洲哲学中的主体性哲学影响深远。从他开始,一门 全面的、既是理论的也是实践的自我学说得以展开,在这门学说中,自我明确地被 看作是主体与个体的统一。费希特分析了自我(Ich)与非我(Nicht-Ich)相互规定 的关系。而在昆德拉的文本中,我们同样可以透过文学的形式挖掘出对自我非我的 关系的表达。自我是随它对自身的意识而产生的,自我设定自身。费希特对自我的 定义是:”它的存在(本质)完全在于自己把自己设定为存在者,作为绝对的主体。” 6 他进而阐发了自我的四重展开:”感受的自我”、”直观的自我”、”对感受的感受”、 “对直观的直观”。在此,费希特不仅通过四重自我详尽地分析了自我,也通过对于 绝对自我的活动的解析,统一了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车位所有权人许可建设充电桩证明.pdf VIP
- 红辽卷烟公司品牌竞争力分析结论与参考文献.docx VIP
- 2025贵州省旅游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15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泛微客户期刊】2023年36期:某医药集团费控管理项目案例分享.pptx VIP
- 区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遥感调查.pdf VIP
- 泛微软件集团管控解决方案文档资料.pptx VIP
- 廉租房、公租房维修项目方案.pdf VIP
- 2025贵州省旅游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15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特色农业发展规划.doc VIP
- 采购与供应商控制程序(ISO9001 IATF16949).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