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水文地质手册(第三稿2007.8.21).doc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文地质手册(第三稿2007.8.21)

《水文地质手册》修编提纲 (第三稿)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 二○○七年九月三日 目 录 第一篇 地质-水文地质基础 1 第一章 地质基础 1 第二章 水文地质基础 2 第二篇 普通与专项水文地质调查 6 第一章 普通水文地质调查 6 第二章 城市水文地质调查 7 第三章 矿山水文地质调查 8 第四章 农业水文地质调查 9 第五章 医学水文地质调查 10 第六章 地下水污染调查与评价 11 第七章 地热资源调查 12 第三篇 水文地质调查技术方法 15 第一章 遥感水文地质调查 15 第二章 水文地质物探 17 第三章 水文地质钻探 18 第四章 水文地质试验 24 第五章 地下水模型技术 26 第六章 同位素技术 27 第七章 现场采样与测试 28 第八章 地下水监测系统建设 29 第四篇 地下水资源评价与环境保护 31 第一章 水文地质计算 31 第二章 地下水资源评价 32 第三章 地下水资源开发、保护与管理 35 第五篇 图件编制、成果及信息系统建设 38 第一章 水文地质图件编制 38 第二章 成果整理 39 第三章 信息系统建设 40 附录 42 参考文献 42 第一篇 地质-水文地质基础 第一章 地质基础 第一节 地质年代与地形图的分幅及编号 一、地质年代表 二、地形图的分幅及编号 (一)1﹕100万 (二)1﹕50万,1﹕20万,1﹕10万 (三)1﹕5万,1﹕2.5万,1﹕1万 第二节 地貌 一、地貌类型的划分 二、河谷地貌形态类型 (一)河谷类型的划分 (二)河漫滩的主要类型 (三)河流阶地的主要类型 三、黄土地区地貌形态类型 四、干旱地区荒漠类型与地貌形态类形 (一)荒漠的类型 (二)地貌形态类型 五、冰川地貌形态类型 六、岩溶地貌形态类型 七、海岸带地貌形态类型 第三节 第四纪地质 一、第四纪堆积物成因类型 二、第四纪的划分 三、松散堆积物的岩性分类及野外鉴别 (一)松散岩石分类 (二)砾石类土和砂类土的肉眼鉴别方法 (三)粘性土按塑性指数的分类及野外鉴别方法 第四节 岩石的分类及其特征 一、主要造岩矿物的特征 二、沉积岩的分类及其特征 (一)沉积岩分类 (二)沉积岩的结构与构造 三、岩浆岩的分类及其特征 (一)各种类型岩浆岩的基本特征 (二)岩浆岩的结构与构造 四、变质岩的分类及其特征 (一)变质岩的分类 (二)变质岩的结构与构造 第五节 地质构造 一、褶曲 (一)褶曲要素 (二)褶曲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 二、断层 (一)断层要素 (二)断层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 (三)构造岩的类型及其特征 三、裂隙、劈理 (一)裂隙的类型及其特征 (二)裂隙的统计与制图 (三)劈理的类型及其特征 (四)劈理的类理及其特征 第二章 水文地质基础 第一节 自然界中的水 一、自然界中水的分布 二、自然界中水的循环与均衡 三、水在岩石中存在形式及其特征 四、水的物理性质 (一)水的主要理化常数 (二)水的导热系数(λ) (三)水的动力粘滞系数(μ) (四)水的运动粘滞系数(γ) 第二节 控制地下水形成的气象、水文因素 一、气象资料的分析与应用 (一)空气的湿度 (二)大气降水的特点及其变化的表示 (三)蒸发的形式与影响因素 (四)气象基本要素的综合表示方法 二、水文资料的分析与应用 (一)径流的表示方法 (二)流量过程线中地下水补给的分割 第三节 岩石的主要物理和水理性质 一、岩石的空隙性 (一)岩石空隙的成因类型 (二)岩石空隙的形式 (三)岩石空隙的参考数值 二、松散岩类水理性质的参考数值 (一)持水度和毛细上升高度 (二)在常压下平均渗透系数值 (三)某些松散岩类给水度平均值 三、一些岩石的热性质 第四节 地下水分类及其特征 一、地下水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 (一)地下水主要类型 (二)各类地下水的主要特征 (三)我国第四系孔隙含水层的主要水文地质类型 (四)裂隙水的水文地质类型 (五)岩溶水的主要水文地质类型 (六)多年冻土区地下水类型 四、泉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 第五节 地下水水质 一、地下水按物理化学特征的分类 (一)按温度的分类 (二)按矿化度的分类 (三)按酸碱度的分类 (四)按硬度的分类 (五)按放射性分级 (六)按耗氧量的分类 (七)按卫生条件的分类 二、地下水某些物理性质的定性表示方法 (一)水中存在物质与水的颜色的关系 (二)地下水透明度的野外分级 (三)气味的强度等级 (四)水中存在物质与口味的关系 (五)引起味觉的盐类近似浓度 三、水分析成果的表示方法 四、水化学分析成果的审查 五、地下水的水化学分类方法 (一)舒卡列夫分类 (二)布罗茨基分类 (三)阿廖金分类 (四)皮帕尔图解法 六、水化学中常用资料和数据 (一)常用化合物的分子量、当量、比重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