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鲁晓夫的改革3.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赫鲁晓夫的改革3

1、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 1)二战结束,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2)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 3)农业的相对落后; 4)斯大林的逝世。 2) 提出的战略目标超越实际; 3)没有全面和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路; 4)赫鲁晓夫自身的不足和缺点也影响改革; 政变的发动者本想挽救苏联这个濒临解体的超级大国,而政变失败的结果则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4.苏联解体: 1991年12月21日《阿拉木图宣言》发表,独 联体成立。苏联完全解体。 12月26日,苏联被宣布正式停止存在。 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白俄罗斯、乌 克兰三国领导人签署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的 协定,要求取消苏联。12月21日,俄罗斯等 11个国家在哈萨克首都阿拉木图举行独联体 首脑会议。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 苏联总统和武装力量最高统帅的职务,当晚 克里姆林宫降下了苏联国旗。12月26日,苏 联正式解体,两极格局最终瓦解。 1991年12月21日《阿拉木图宣言》的签署标 志着独联体 建立。 * * 苏联的经济建设之路 苏联的经济改革之路 经济探索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体制模式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影响 局限 工业 农业 内容 背景目的 戈尔巴乔夫 勃列日涅夫 赫鲁晓夫 项目 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 (1894年4月17日~1971年9月11日) ,原苏联领导人。从1953年9月7日至1964年10月14日,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1958年--1964年)。美苏核对抗,冷战期间的苏联主要领导人。第二次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等事件的主要策划者。在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通过秘密报告的方式,揭露了斯大林在大清洗中的行为,引起震惊。1971年9月11日,曾经叱咤一时、下台后郁郁寡欢的苏联前领导人赫鲁晓夫在沉寂中病逝,当时的俄罗斯各大报纸在报道中甚至没有明显突出他的名字。 有人说他是“鲁莽的改革家”。 1956年一位乡村女教师写给赫鲁晓夫的信   ……我们的人民还没有过上好日子,尽管十月革命后已经有39年,战争结束也有11年了……改善我们人民的物质生活是完全必要的,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决不能拖延了。全国都感到粮食很紧张,实际上能正常供应的只有莫斯科。在许多城市的商店里主要是蟹肉罐头和青豌豆,在农村几乎吃不到糖。而主要一点是,饮食情况年复一年地得不到改善。我们,俄罗斯,从新西兰搞肉!一无所有……而我们的农村已经没有人了。 ——《苏共中央通报》,1989年第6期 说明苏联的经济形势特别是农业问题已经非常严峻,粮食、食品供应严重不足,改革迫在眉睫! 工业 农业 内容 项目 2、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 改变过分集中的农业管理体制,扩大集体 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削减农业税,提 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以此刺激人民的 生产积极性;还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 玉米,以提高粮食产量。 扩大地方权力,但没有使得企业获得独立 自主的经济地位。 赫鲁晓夫不顾苏联的自然条件,到处提倡种植玉米,很多地区因日照量不够,玉米不能成熟,造成这些地区的饲料严重短缺,导致牲畜大量减少。他下令开展的垦荒运动 不仅没有解决苏联的粮食问题,反而使许多土地成为荒漠。 ——金重远:《20世纪的世界—百年历史回溯》 1957年,赫鲁晓夫提出几年内“按人口平均计算的畜产品产量赶上美国”的口号。1961年,他又宣称苏联将在1980年建成共产主义。 ——金重远:《20世纪的世界—百年历史回溯》 赫鲁晓夫经常心血来潮地做出一些决策,许多改革措施未经深思熟虑便草草实施,又草草收场。 ——李振城《苏联兴亡的沉思》 赫鲁晓夫的改革 3、赫鲁晓夫的政治改革 1).苏共二十大: 1956年 2).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批判: 3).结果和影响: 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农业、工业)。 1) 在理论上没有突破斯大林的模式,只是在原有经济体制上的局部调整。 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1906-1982) 苏联党、政、军最高领导人。 1931年加入苏联共产党,1944年升为少将。1964年参与推翻赫晓夫的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