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聊斋志异》动物引识仙草母题的佛经文化溯源.pdf

《聊斋志异》动物引识仙草母题的佛经文化溯源.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聊斋志异》动物引识仙草母题的佛经文化溯源

2011年第2期 齐鲁学刊 No.2 总第221期 QILUJOURNAL GenerMNo.221 《聊斋志异》动物引识仙草母题的佛经文化溯源 王立 (大连大学语言文学研究所,辽宁大连116622) 摘要:某种动物的特殊习性,早引起古人注意。因动物行为启发而得疗病仙草,今存载录当起自刘敬叔《异 苑》。而与蒲松龄生活的淄川I并不遥远的北方蒙古族地区,约15世纪定型的史诗《江格尔》中也有仙草救助英雄母 题。蒲松龄先祖一说就是蒙古族,或许这种仙草崇拜情结还受到蒙古族民间史诗陶铸。母题源头当在西域和印 度,佛经“感恩动物、神草可生子、草药精灵母题”和“一切药草树木尽有神”观念,对母题有决定性影响。 关键词:《聊斋志异》;仙草崇拜;动物故事;中外交流 中图分类号:1207.4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22X(2011)02—0130—05 《聊斋志异·鹿衔草》叙述:“关外山中多鹿。土 出“貊”即大熊猫[2](卷四,P434)。动物的新奇特点给 人戴鹿首,伏草中,卷叶作声,鹿即群至。然牡少而牝 人以新奇感受,传闻叙述带有对殊方异物的敏感和 多。牡交群牝,千百必遍,即遍遂死。众牝嗅之,知其 博物兴趣。托名东方朔的《洞冥记》可证:“天汉二 死,分走谷中,衔异草置吻旁以熏之,顷刻复苏。急鸣 年,帝升苍龙阁,思仙术,召诸方士言远国遐方之事。 金施铳,群鹿惊走。因取其草,可以回生。”写某地之 唯东方朔下席操笔跪而进,帝日:‘大夫为朕言乎?’ 人不惜残害动物以获取灵药。动物为自己或同类疗 朔日:‘臣游北极,至种火之山,日月所不照,有青龙 伤治病,其实是某些动物本能的一种自我保护行为。 衔烛火以照山之四极。亦有园圃池苑,皆植异木异 《农学丛书》收明人袁达辑、清人朱丕霞注《禽虫述辑 草;有明茎草,夜如金灯,折枝为炬,照见鬼物之形。 注》称:“虎食青泥而解箭毒,雉察地黄以点鹰伤。”至 仙人宁封常服此草,于夜暝时,转见腹光通外。亦名 于说“本世纪七十年代国外报导过类似发现,并据此 洞冥草。’帝令锉此草为泥,以涂云明之馆,夜坐此 找到了为人治病或疗养的一条新途径。外国人的报 馆,不加灯烛;亦名‘照魅草’;以藉足,履水不沉。” 导比上述记载晚四百多年”[1],则未必确切。追溯 因动物行为启发而得疗病仙草,当起自刘敬叔 《聊斋》文本的中外渊源可验证这一点。 《异苑》卷三:“元嘉初,青州刘幡射得一摩,剖腹藏, 一、动物崇拜对于传统母题的广泛介入 以草塞之,蹶然起走。幡从而拔塞,须臾复还倒。如 原始人认为,动物具有人的智慧。中国古人也 此三焉。幡密求此种类,治伤痍多愈。”同卷还称: 总是觉得动物的某种本能是有意识的。常璩《华阳 “昔有田父耕地,值见伤蛇在焉。有一蛇衔草著疮 国志》载古哀牢国,“有貊兽食铁,猩猩兽能言,其血 上,经日伤蛇走。田父取其草馀叶以治疮,皆验。本 可以燃朱厨”,按貊又作貘,郭璞注:“似熊,小头庳 不知草名,因以‘蛇衔’为名。《抱朴子》云:‘蛇衔, (矮、短)脚,黑白驳(相杂),能舔食铜铁及竹骨。骨能续己断之指如故。’是也。”受到唐、蛇自疗自伤行 节强直,中实少髓,皮辟湿。”《山海经·中山经》郭 为启发,人们也认识到特定药草的医用功能。祖冲 璞注:“邛崃山出貊,貊似熊而黑白驳,亦食铜铁。” 之《述异记》的异文还复述:“青州有刘幡者,元嘉初 《后汉书·哀牢夷传》注引《南中八郡志》:“貊大如 射得一獐,剖腹,以草塞之,蹶然而起,俄而前走。恪 驴,状颇似熊,多力食铁,而触无不拉。”动物学家指 怪而拔其塞草,须臾还卧。如此三焉。幡密录此种 收稿日期:2010—11—13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聊斋志异》的佛经渊源与中国传统小说题材模式研究(08BZW041)” 作者简介:王立(1953一),男,辽宁锦州人,文学博士,大连大学语言文学研究所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130 万方数据 求其类,理创多愈。”《梁书·处士传》写阮孝绪孝诚

文档评论(0)

ldj215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