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不义而富且贵_于我如浮云黄老师{修改版}.ppt

不义而富且贵_于我如浮云黄老师{修改版}.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不义而富且贵_于我如浮云黄老师{修改版}

一个厨师要与传统的习惯和人性的贪婪去较量,看上去有点“自不量力”,引来很多人的嘲笑,认为他太傻。 他也认识到:只有溶到社会中去才有更大的作为 办食雕学习班,教授烹饪理念、知识、技巧 组织弟子宣传以各种方式“拒烹野味” 号召其他饭店厨师加入“拒烹野味”活动 发起百万厨师参与全国“拒烹野味”签名活动 …… 有一颗“拒烹野味”的公德心,人品可敬! 毅然走上“拒烹野味”的道路,勇气可嘉! 坚持初衷不改,行为积极有效,做法可赞!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义”,从古到今,一般人理解的就是讲哥们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三国时期的关云长,也因为千里走单骑,舍弃曹操给予的荣华富贵,护送嫂夫人过五关斩六将,投奔当时落魄的结拜兄弟刘备。从而被后世当作义的化身。那么义薄云天就仅仅是讲义气吗?作为儒学的创始人,孔子在《论语》里面多次提到了义,他怎样看这个义呢? 义的含义是什么?荆轲刺秦王,他为报答燕国太子丹的知遇之恩,不顾个人安危,前去刺杀秦国的国王赢政,这是义!水浒好汉鲁智深,为救弱女子,三拳打死无赖镇关西,这也是义!那么在孔子的眼中,义究竟还有什么含义呢? 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公正、合理而应当做的。 先 秦 诸 子 散 文 选 读 第五课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二·本节内容与重点 1·明确本课10则的含义,掌握重点的实虚词。 2·明确“义”的内涵,理解“义”与“富贵”“君子”“勇敢”的关系,并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3、研习课文,处理好重点字词。 再阅读全文,疏通文意后,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  1·本课是集中阐述“义”的相关问题。为了很好的说明问题,孔子都涉及了哪些与“义”有关的问题?试加以概述。 2·对10章节进行分类。 疏通文意,解读文本 明确: 1·义与富贵(利),义与君子,义与勇敢等问题。 2·10章节可分为三大类: 一是义与富贵---1 3 4则; 二是义与君子(人格)---2 5 6 7 9则; 三是义与勇敢---8 10则 一、义和富贵 “仁”是《论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之一。一次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次孔子说“仁者爱人”。把这两个定义联系起来,可以把孔子的意思理解成为:加强自身修养,恢复(保持或服从)礼的要求,在礼的原则内,真心地关心别人。 “仁”是内心思想,“义”是符合“仁”的行为。在《论语》中,“仁”和“义”有时可以互通。“富贵”常被简称为“利”。“仁义”和“富贵”的关系问题也是他的学生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因而也是孔子多次论述的问题。先看看孔子这方面的论述。 研讨分析,明确重点章节 【评析】1·富贵与道的关系。只要合乎于道,富贵就可以去追求;不合乎于道,富贵就不能去追求。孔子不反对做官,不反对发财,但必须符合于道,表明自己不会违背原则去追求富贵荣华。 1·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评析】?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古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 3·?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评析】 这一段,反映了孔子的义利观。以往的孔子研究中往往忽略了这一段内容,似乎孔子主张人们只要仁、义,不要利、欲。事实上并非如此。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这种观念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价值。这一章值得研究者们仔细推敲。 4·?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小结: 这三则主要是谈义与富贵的问 题,可以看出,孔子不反对发财 做官,但前提必须符合道义;他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他乐于在贫困中享受道义;他指出,人们都不会甘愿过贫困流离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但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获取。 例子 孔子的一个学生,叫做子贡。一次,吴越大军隆冬远征北方,吴王夫差强征丝棉,造成丝棉紧缺,价格走高。子贡抓住商机,从各国低价收购,然后到吴国高价贩卖,被抢购一空。还有记载,他是依靠智商生财。子贡预测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