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复件奇妙的对联
梳理探究 奇妙的对联 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对联 俗称对子,雅称楹联。 只存在于汉文化圈 。 形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 对联的起源 宋代诗人王安石在《元日》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新桃”和“旧符”是什么意思?其实就是春联。春联是对联的一种,我国的春联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 对联的起源 张贴桃符:秦汉以前,民间每逢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古老风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成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 到了唐以后,有人开始把桃符上的门神神荼和郁垒换成了秦琼和尉迟恭。 第一副对联: 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 ——五代时期后蜀王 孟昶 对联的起源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所以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春联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他在金陵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亲自穿便装出巡,挨门挨户观赏取乐。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 对联的起源 入清以后,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对联犹如盛唐的律诗一样兴盛,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天泰地泰三阳泰,家和人和万事和” “两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千锤百炼人” “秋从夏雨声中入,春在寒梅蕊上寻” “草因地暖春光翠,燕爲花忙暮不归” “种十里名花何如种德,修万间广厦不若修身” “虚心竹有低头叶,傲梅骨无仰面花。寒山万里寻梅鉴,古渡千秋见板桥”。 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郑板桥的对联与他的传世诗词文学作品一样,不落旧窠,别具一格。 对联的类型 ⒈春联 “马蹄留胜迹,羊毫谱新歌“五羊献瑞人增寿,百鸟鸣春喜盈门” ⒉楹联“傍百年树,读万卷书”(白鹿洞书院)“真容容真真容真,灵鹫鹫灵灵鹫灵”(五台山真容院) ⒊婚联“巧借花容添月色,欣逢秋夜作春宵” ⒋挽联“孔子之前,无数孔子,孔子之后,一无孔子;鲁迅之前,一无鲁迅,鲁迅之后,无数鲁迅。” “译著尚未成书,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泪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⒌寿联“福如东海阔,寿比南山高” ⒍交际联“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李大钊赠章士钊的妻子吴弱男 对联的要求 对联的要求是既要有“对”,又要有“联”。形式上成双成对、彼此相“对”;上下文的内容互相照应,紧密联系。一副对联的上联和下联,必须结构完整统一,语言鲜明简练。对联的要求如下: ⒈上下联字数相等。 ⒉上下联词性相同又相对。 ⒊上下联平仄相调,仄起平收。 ⒋上下联内容要相关。 一、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明·杨继盛)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明·解缙) 二、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和 风 吹 柳 绿 形容词 名词 动词 名词 形容词 细 雨 润 花 红 形容词 名词 动词 名词 形容词 三、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 平:阴平、阳平 仄:上声、去声 (入声) 书山有路勤为径; (平平仄仄平平仄) 学海无涯苦作舟。 (仄仄平平仄仄平) 四、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革命尚未成功 ; 同志仍需努力 。 请从下列人物中选择一位,把他的名字写在横线上,参照上联拟写下联。(《名师一号》) 鲁迅 沈从文 对象:杜甫 上联:万方多难化作笔底波 澜,成就诗史诗圣 对象:— 下联: 课内名联&名句赏析积累 ⑴天对地,雨对风,大地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东西。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笠翁对韵》) ⑵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眉山县三苏祠) ⑶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韩城司马迁祠) ⑷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杭州岳王庙联) ⑸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沁园春 长沙》) ⑹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