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内气囊反搏临床应用医学.ppt

  1. 1、本文档共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临床应用医学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 临床实践 重症医学科 陈岩 IABP历史 1953年Kantrowitz 提出应用机械辅助心脏,将动脉收缩时压力波的相位延迟到舒张期,以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液。 1958年Bartwell等提出用主动脉反搏(Counterpulation)的设想。 1961年Jacoby在动物实验中证实了反搏法对急性冠状血管阻塞的疗效,但技术方面受很大限制,且有严重溶血。 1962年,Moulopoulous提出将带球囊的导管放入主动脉内。 1970年Goetz发明双球囊导管,以产生单向血流。 1978年Bregman发明经皮主动脉内球囊导管。 IAB球囊的具体放置位置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原理 球囊充气过程 舒张期开始球囊充气 舒张压增高。 -----增加冠脉灌注。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原理 球囊放气过程 在收缩期之前、舒张期末球囊放气,使动脉舒张末压和心脏自身收缩压降低。 -----降低心脏后负荷; 减轻心脏工作; 降低心肌耗氧量; 增加心脏输出(心排量) IABP时动脉压力波形改变 . IABP适应证 1.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功能衰竭。 (1)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 (2)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围术期发生的心肌梗死。 (3)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低心排。 (4)心脏挫伤。 (5)中毒性休克。 (6)病毒性心肌炎。 IABP适应证 2.急性心肌梗死后发生机械并发症。 (1)室间隔穿孔。 (2)乳头肌断裂致二尖瓣关闭不全。 (3)冠心病合并大室壁瘤。 IABP适应证 3. 内科治疗无效的不稳定型心绞痛。 4. 心肌缺血而致的心律失常。 5. 进展性心肌梗死。 6. 严重心肌缺血病人作冠脉造影,PTCA、溶栓。高危重症病人作心导管检查。 IABP适应证 7. 心脏移植前的辅助治疗。 8. 人工心脏的过渡治疗。 9. 手术中产生搏动性血流。 IABP应用指征 多巴胺用量15ug/Kg/min,或应用两种升压药难以维持血压。 CI2.0L/min/m2。 平均动脉压50mmHg。 左房压20mmHg。 CVP15cmH2O。 尿量0.5mL/Kg/h。 末梢循环差,手足凉。 IABP辅助有效的指标 升压药的用量逐渐减少。 CO增加。 血压逐渐回升。 心率(律)恢复正常。 尿量增加。 末梢循环改善,手足变暖。 IABP停用指征 多巴胺用量5ug/Kg/min。 CI2.5L/min/m2。 平均动脉压80mmHg。 尿量1mL/Kg/h。 末梢循环好,手足暖。 减慢反搏频率时,上述指标稳定。 IABP的禁忌症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主动脉窦瘤破裂。 腹部或胸部的主动脉瘤或夹层动脉瘤。 严重动脉壁的钙化或外周血管瘤。 不可逆的脑损伤或脑出血。 慢性心脏病的晚期。 ARROW 导管的选择 最新IABP机器特点 自动化功能更强 对于心律失常的识别能力更强 软件汉化 激发模式改变:增加血流模式 IABP 操作快速上路 1. H – check Helium 2. E – connect EKG 3. A – connect AP 4. R – reliability EKG AP 5. T – Trigger Mode Timming IABP工作模式的选择 全自动模式 手动模式 IABP激发信号的选择 首选心电图模式 选择R波高尖的导联,房颤时选用房颤模式,起搏心律时用心房或心室起搏模式。 心电图受干扰时选压力模式。 室颤时选用内激动模式,复律后立即改回心电图模式。 IABP充放气点时间选择 心电图: T波的降支充气 R波前放气 动脉压力波形: 重搏波切迹点充气 舒张末压最低点放气 选择触发时机图示 . 球囊内压力波形 正常波形 球囊内压力波形 1. 球囊破裂进血 2. 连接管路漏气 球囊内压力波形 1导管可能扭曲 2球囊进入主动脉内夹层 3球囊太大 影响反搏压的因素 1. 病人的血液动力学情况 心律 心排出量 平均动脉压 全身血管阻力 影响反搏压的因素 2. 主动脉内球囊导管原因 球囊仍在鞘管内 球囊没有打开 球囊放置位置太高或太低 球囊导管扭曲 球囊破损 氦气不够 IABP并发症及意外 下肢缺血 穿刺部位渗血 血小板减少 机器故障 球囊破损 感染 主动脉撕裂 球囊误入股静脉 导丝嵌顿 国内外近五年 IABP在介入治疗及心外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IABP降低AMI合并心原性休克病人死亡率? Am Heart J.2001 Jun;141(6):933-9 全美统计 AMI合并心原性休克 23180例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